由 杜仲知 發表的所有文章

【找快樂的孩子】建立孩子的人際關係

​在職場上,員工有良好的人際網絡對公司營運和發展是很重要的。同樣,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讓他們人生成功的重要基石。與人和睦相處、善解人意、關心有需要的人、與人建立友誼等等,都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元素。作為父母,我們要協助兒女建立這些良好的特質。

現代家長很多時都為了讓子女上興趣班而犧牲了與家人和朋友的相聚時間。我家卻是反其道而行,我們重視建立孩子的人際網絡,若然孩子有約會,我們往往會寧願不上興趣班而去參加那些社交活動,因為我們認為友誼和親情比較那些知識和技能來得重要。中國人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孩子們識於微時的真摯友誼是相當寶貴的,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他們幸福感的重要來源。

孩子見識愈多愈能多角度思考

​就我家而言,兒女同學的生日會,我們都會盡量抽時間參與。此外,兩個兒女自小都會到我們信任的親戚及朋友家過夜,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興奮的經驗,也可以讓他們認識不同的家規,擴闊他們的視野和人生經驗。有些父母可能會害怕孩子見識多了便難於管教,我的經驗卻是相反,孩子見識愈多,愈能從多角度思考,我們才更易管教他們。我的兒女會反思並領悟到他們在家中享受很大的自由空間,這並非理所當然的,他們會學懂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作者鼓勵父母可抽空參加兒女同學的生日會,開闊孩子的社交生活(圖片 / PIXABAY免費圖片庫)。

有時他們發覺別人享受更多經濟資源,我們便和他們討論有資源的好處與及背後可能要付出的代價,他們也學習思考父母對他們付出的時間是比金錢更寶貴的。這些經歷不但提升了他們與朋友的情誼,也讓他們多角度思考甚麼是幸福,令他們更珍惜家人的關係。此外,朋友和親戚的孩子到我們家過夜,我們都是無任歡迎的,因為孩子能夠在這個環境與朋友建立更加深厚的友情。

朋友應不分尊卑貴賤

​曾經聽過一個家長分享,她害怕兒子如果有到別人家過夜的經驗,長大後若結交損友便有離家出走的可能,所以她不容許兒子到別人家過夜,這反映了她對自己及兒子都缺乏信心。一個年輕人走上歧途,很多時都是有多種不利的因素同時發生,例如學習的興趣、能力與學校制度不相符,加上家庭環境未能成為孩子的支持和協助,孩子才會容易受外面的不良風氣影響。她是一個中產的家庭,夫妻有正當職業,一直很愛錫獨生子,也有良好的管教,她的孩子誤入岐途的機會很低。若然過分地保護孩子,只會削弱他們的人際關係網絡。

此外,我也教導兒女,朋友是不分尊卑貴賤的。聖經指出每一個人都是神所創造,是寶貴及平等的。聖經描述耶穌憐憫貧窮人,貧窮人包括物質貧窮,也包括心靈貧窮的人,這不分膚色或貴賤,即包括我們身邊所有有需要的人。我以往在戒毒所認識的家庭,我仍然與他們保持聯絡,也鼓勵兒女與他們的兒女做朋友。此外,兒女表示學校有些背景非常富裕的同學是沒有人會走近她們與她們作伴的。有一次參加學校活動,我也發現這個情況,於是我便鼓勵兒女主動關心他們,不應因為人家有名望便以為別人不需要關心及幫助。

父母應作身教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榜樣,父母關心身邊的人的需要,兒女也會學習到幫助別人,建立起服事他人及貢獻社會的價值觀。這價值觀有助他們在任何環境上都能結交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對他們的學業、事業以至人生都是有利的。

(作者/陳煜丹,資深教育工作者;圖片 / 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找快樂的孩子】 國際課程可取之處                                        

我的兒女曾經就讀於本地及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雙語的幼稚園及小學;到中學也曾就讀於直資中學及國際學校。我任教了本地中學二十多年,也曾有一年任教IB雙語中學(以下稱國際課程),故我及兒女都經驗到本地及國際課程的分別。

國際課程培訓出來的孩子給人的觀感一般是英語能力高,這當然是事實;但另一事實卻是中文程度不及本地學生。此外,我發現國際課程培育的學生更有創意、更有自信、視野更闊、也更快樂。我試從兒女在不同學習階段的經歷及我個人的體會分享點滴。

我與兒女親身經歷國際課程

國際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同級橫向的及跨級縱向的課程均由老師共同討論設計而成。在國際課程裏,教師是課程設計者,一般會就教學單元設定主題關鍵問題,以探究形式引導學生學習課題,很多功課均以個人或小組專題報告形式進行,有些甚至要求學生自定題目,提升學生批判性思維及溝通合作的能力。除了文憑課程外(DP),其他中學課程(MYP)及小學課程(PYP)不設教科書,老師會與圖書館主任合作,選定合適讀物,包括書本及網上讀物供學生學習及參考。這樣學生自小會學懂從不同途徑學習知識,老師也教導學生分辨何謂知識、何謂意見,自小培養他們資訊素養,例如尊重知識版權,在功課上記錄參考資料出處等。

國際課程的教學內容,不設教科書,老師會與圖書館主任合作,選定合適讀物,包括書本及網上讀物供學生學習及參考。

本地課程令學生知識面不夠闊

本地學校則多用教科書,教科書是有系統及濃縮地編排知識,是學生共同學習及温習的文本,也有利於老師備課、教學及考核。但使用教科書有可能給與學生錯覺,以為學習好教科書中內容已足夠,而事實上背誦好書中內容,也就能取得高分,只是學生分數高不表示其知識面闊。​此外,國際課程編輯了10個學習者素質(IB learner profile),其中一項為均衡(Balanced),是指要平衡思想、身體及情緒,以達至健康的生活(well being)。這理念會落實成為學校政策、文化及價值觀。

記得兒女剛轉國際學校,學校家教會安排了一位家長作為我們的導師(mentor),那位家長的兒子說有一次中文老師在長假前安排很多功課,他與老師理論,表示太多課業違反學校平衡學生學習生活的政策。最終老師接納意見,減少功課量。

此外,學校鼓勵學生自發成立學會,推廣不同的課後活動,我兒子在音樂老師的鼓勵下組成樂隊,他作鼓手,在校內校外不同場合表演,這有助擴展他內斂性格。我眼見不同興趣及能力的學生都在學校生活上找到他們的位置及成功感,平衡的功課政策為學生的全人發展創造空間,難怪國際學校的學生給人多才多藝及有自信的印象。

中國文化重管教 西方重獨立探索

​近年本地學校也重視全人發展,讓學生展現各自的才華,也改善課堂單向教學,提高互動性,走出課室、學校和香港,擴闊學生視野及生活體驗,這些是值得欣賞的。但在整體規劃及統籌上仍需反思,尤其是在平衡學生及教師的健康生活上,仍需努力,找出方案。我個人認為,導致本地學校和國際學校基本分別的原因是中西文化的差異,中國文化重視管教,學校老師都很勤奮地備課,向學生傳授知識,基本上是一個以知識為本的教育。

本地課程使用教科書有可能給與學生錯覺,以為學習好教科書中內容已足夠,只是學生分數高不表示其知識面闊。

西方社會重視獨立自主的探索,他們沒有中國人所謂「惟有讀書高」的概念,培養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格是他們的教育目標,基本上是一個以人為本的教育。因此,在課程的設計上也給予老師和學生有很大的探索空間,這有助學生自我認識及發揮自我潛能。本地學校若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在教育目標上有所反思,並且全校上下一心地推行,才能在本質上作出改變,有利學生長遠的成長。

(圖片取自pixabay免費圖片庫)

(作者/陳煜丹,資深教育工作者;圖片 / 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找快樂的孩子】「less is more」的管教模式 移英家庭悟出的智慧

某大化妝品廣告的宣傳口號:「less is more」,各位一定耳熟能詳。這品牌以「無添加」為賣點,但是否愈少添加劑,會令面容更美麗動人,這我倒不知。但孩子在成長階段,過多的外加要求及知識的催谷,會消減孩子的好奇心,失去學習興趣;相反,給予孩子足够的空間及尊重,卻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我認識及內在動力,令孩子自發地學習及進步,這不就是「less is more」嗎?

在英國做媽媽比在港時壓力減少

最近,從Facebook看見很多移民英國朋友的家庭生活,我看到最多的影像,是孩子在廣闊及綠油油的公園裏追逐、玩集體遊戲,有些在後院瘋狂地玩水戰、跳彈床,也有些温文的在種植花奔、在家裏做糕餅,或安靜地看書、奏樂器等。似乎在香港習以為常的課後補習,追趕興趣班等片段都消聲匿跡了。這個轉變孰好孰壞呢?對孩子有甚麼影響?那少了課後學習活動的孩子是否有所損失,還是有所得着?基於這個好奇心,我聯絡了幾位移民英國的家長,嘗試了解他們的實况。其中一位媽媽回應,她表示就讀小學的兩個兒女非常適應英國的學習生活,孩子的功課普遍會在學校完成,回家後兒女多了空閒時間,他們會自發地看自己喜歡的書本及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彈琴或畫畫。她更表示,以往在香港,都是要不斷提醒女兒練琴,說多了會損害彼此的感情,而且,即使女兒屈服練琴,也是馬虎應酬。此外,這位媽媽很欣賞英國老師,因為老師在見家長時,都會不吝嗇讚賞孩子,即使未達標的項目,也是鼓勵家長相信孩子的潛質,是可進步的。這位媽媽發現,短短幾個月間,她管教兒女的壓力感減少了很多,加上社會沒有像香港那種把孩子作比拼的氣氛,她認為在英國做媽媽比香港的容易得多。

不即時指出錯處可建立孩子自信

另一位與我分享的媽媽,她的兒子就讀幼稚園,她認為英國幼稚園的老師重視培養孩子的理解力及提升內在動機。她表示老師對兒子寫錯字的處理方法不同於香港的,香港的老師會指出孩子的錯處,並要求孩子改正。但英國的老師不但不會在錯字處加上“X”,甚至在家長日上,也會把孩子寫錯字的練習展示,一視同仁。對香港的家長而言,我們可能會憂慮這個不矯正的做法,會否令孩子一直錯下去呢?我認為家長不用擔心,我的大兒子在香港就讀一所外國課程的雙語小學時,他的外籍英文老師同樣地用這方法教導他。

家長表示老師對兒子寫錯字的處理方法不同於香港的,香港的老師會指出孩子的錯處,並要求孩子改正。

老師除了不改錯字外,功課上更容許我兒子畫他喜歡的卡通圖畫。幾年下來,我發現孩子不會因此就不懂得正確的文化和串字,相反, 這方法大大地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可鼓勵孩子學習,不會打擊他們的學習動機,而孩子寫錯的字會隨着他閱讀量及書寫量增加而自我改進。我兒子在這種教導下,英文能力從升讀小學一年級時仍然分不清楚he、she、it 是甚麼意思,到現在在英國大學修讀法律, 這種信任孩子的教學方法功不可沒!

這位兒子就讀幼稚園的家長,她對兒子的觀察與我的經驗很吻合,我們都見證在老師不急於修正學生錯處及給予學生自主空間的環境下,我們的兒子的學習動力提升了不少。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接納及鼓勵,激發他們的上進心,自發地用功,希望自己能跟得上甚至超越別人的學習水平。當孩子的內在動力啟動了,自然不用鞭策,也會不斷進步,這不就是家長最希望看見的事情嗎?

應讓孩子自行經歷及思考

以上的例子引證了我一直鼓吹的管教方法:尊重孩子的個性及學習速度,並給予足夠的自主空間。心理學大師Erik Erikson指出人生可分成不同階段,每個階段均有重要的成長目標,幼兒至小學階段是孩子建立好奇心、自發性及能力感的重要階段,如孩子能健康過度這階段,他們會對身邊的事物存有好奇心,主動去探索,從而促進自我認識、能力感及自信心;相反地,當孩子未能過度這階段時,他們會呈現膽怯、退縮及自卑的行為,對身邊的事物失去興趣。作為教育工作者,我眼見很多小學或中學生,對學習欠缺興趣及動力,他們上學好像是為應付家長及社會的期望,學習成為了苦差。移民英國幾位朋友的經歷,讓我們再一次反思怎樣才是對孩子長遠成長有利的管教方法,尊重孩子的個性及學習速度,並給予合適的自主空間,讓孩子自己經歷、感受、思考,以至整合生活,這才是正確管教的良方。

我相信這種情境不只是在英國才可做到,只要香港的家長,為孩子安排課外活動、補習班,或在比拼孩子成就時,多加思考甚麼是對孩子長遠成長最有利,我相信即使在香港的社會環境,有智慧的家長絕對可以成為孩子的守護者,可以培育出滿有自信及自主的下一代,這就是「less is more 」的管教智慧了。

(作者/陳煜丹,資深教育工作者;圖片 / 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找快樂的孩子】不應評價孩子是否聰明 建立性的批評與稱讚 (下)

美國史丹福大學正向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說:「學生應免於評價為醒目或不醒目(2008)」,按Carol的道理,老師不應這樣評價學生,同樣,父母也不應評價孩子為醒目或不醒目。作父母的可能會問,批評孩子「不醒目」當然不對,但為何稱讚孩子「醒目」也不可? 要解釋這個因由,必須從Carol 一個有關「稱讚孩子的研究」說起。

硏究稱讚孩子「聰明」與「用功」分別

這個研究一共有400多位就讀5年級的美國孩子參與,在研究的開始,每位孩子給予一項簡易的IQ測驗,完成後,研究員續一稱讚孩子,一半的孩子被稱讚「聰明」;而另一半的孩子則被稱讚「用功」。隨後,每位孩子再被邀請選擇做另外一項測驗,研究員向孩子表示測驗分別有「深」及「淺」兩份,他們可自由選擇其中一份作答。結果被稱讚「聰明」的孩子,有67%選擇做「淺」卷;而被稱讚「用功」的有92%選擇做「深」卷。

研究還未完結,跟着每位孩子再被給予一項測驗,這項測驗與第一項測驗的深淺程度相若,但測驗結果卻令人驚訝呢!被稱讚「聰明」的孩子的成績下降了20%,相反被稱讚「用功」的孩子,他們的成績卻提升了30%。 兩者之間相差顯着的50%。

「聰明」孩子害怕失敗限制能力發展

最後,孩子再被給予終極測驗,這項測驗的程度是所有孩子的能力未能應付的。結果稱讚「用功」的孩子願意花更長時間及心力去解決這項任務,從中也獲取樂趣;但相反,被稱讚「聰明」的孩子,卻很快便放棄了!

看到這裏,家長可能會驚訝原來稱讚得其所以或不得其所以,結果會帶來這麼大的差異,但究竟箇中道理何在呢!

Carol這樣解釋,她認為研究員稱讚孩子聰明時,孩子會想自己在研究員眼中是聰明的,所以研究員欣賞自己,覺得自己有價值。結果,孩子便不想做一些與此形象違背的事。因此,孩子進入固定思維,害怕失敗,為未來找安全區,因而限制了他們的成長及能力發展。

那些選擇「深」題目的孩子會傾向努力專注於策略及挑戰上,也就是思維放在成長的過程,結果孩子投入挑戰,不會擔心自己犯錯,也不會擔心因為犯錯而失去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價值。

稱讚孩子要側重體事情上付出的努力

從Carol的研究可見,稱讚可左右一個孩子的成長及成就,從以上研究可見,家長不應稱讚孩子的智商(intelligence )或才能  (talent),這樣只會讓孩子墜入固定思維的危機。Carol建議的稱讚方式是「過程讚賞」(process praise),主要是稱讚孩子三方面內容,包括努力(effort)、策略(strategy) 及堅毅 (persistence)。這種稱讚的焦點在於適時欣賞孩子在具體事情上付出的努力、運用的策略及背後堅毅的精神,這樣家長就是培養孩子的成長思維。以下是過程讚賞的例子,家長不妨參考這些例子稱讚孩子:

1,你好努力!你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加油!

2,你堅持的精神,我很想學習呢!

3,欣賞你咁有毅力!

4,你做這件事好認真啊!

5,你好畀心機!

6,唔放棄係好嘅,支持你!

7,換個方法再嘗試,good try!

8,還有一步就成功了,加油!

家長們,今天就開始嘗試用「過程讚賞」回應孩子的行為吧。最後,我也衷心欣賞家長們所花的心力及時間,努力不懈地學習培養孩子的方法!

(作者/陳煜丹,資深教育工作者;圖片 / 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延伸閱讀

【找快樂的孩子】讓孩子遠離情緒病的正向批評與稱讚(上)

【找快樂的孩子】讓孩子遠離情緒病的正向批評與稱讚(上)

上一代的中國人為求孩子進步,多用批評糾正的態度面對孩子的錯誤,比較吝嗇對他們的稱讚。今時今日的父母,受西方教育的影響,會避免孩子經歷自己孩童時期成長上的缺失,希望孩子自小建立自尊感(self-esteem),培養出有抗逆力的生命, 可是有時可能矯枉過正,事無大小誇口大讚。究竟怎樣的批評與稱讚才是建立孩子呢?本文集中討論「批評」部分,而「稱讚」部分則於下一期分享。

嚴厲的父母可能培養出低自尊感的孩子

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為自尊下了定義,他認為「自尊=成功÷自我期望」,即自尊是取決於成功與自我期望的關係上。若果獲得愈多的「成功」,或者降低「期望」,均可提升自尊感。父母可以通過增加孩子的成功感,或是降低孩子對自己的期望,來提高孩子的自尊感。

嚴厲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孩子要達到父母的期望卻非易事,結果便培養出低自尊感的孩子。若以建立孩子自尊心為己任的現代父母,他們會把握任何機會對兒女稱讚一番,那結果又會是怎樣? 這樣低要求的稱讚,孩子經驗凡事成功稱心,他們必定會感覺良好,自尊感大大提升。從以上兩個例子來看,似乎後者的做法更能建立孩子的自尊感及樂觀的心態。然而,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卻持反對意見,他認為鼓勵廉價的成功,會造就出未來以昂貴的失敗為代價的下一代。

孩子看似自我感覺良好但不堪一擊

馬丁在一項研究美國人患抑鬱症的報告中指出,在美國自尊運動開始推行之後出生的人,比20世紀30年代出生的人,患抑鬱症的比例要高出10倍。自尊運動的提倡者是以培養兒童的「感覺滿意」度為目標,以此提升孩子的自尊感。可是,馬丁卻認為培養孩子「感覺滿意」,就是將因果關係顛倒了,而結果如以上的研究發現,只會培養出看似感覺良好,但不堪一擊的下一代。

馬丁認為培養孩子的「表現滿意」度才是良方。他指出「表現滿意」是培養孩子從悲觀改變成為樂觀,也是從無助感改變成為能力感的方法。所謂「表現滿意」,即是對自己的實際思考能力和應對日常基本挑戰的能力有信心。馬丁提醒家長,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批評孩子時, 必須十分謹慎,因為家長可以在塑造孩子「消極的解釋風格」或「樂觀的解釋風格」,消極的解釋風格帶來孩子的無助感及悲觀的個性,增加患抑鬱病的可能性;相反,「樂觀的解釋風格」可以令孩子正面面對問題,培養出勇於改進的孩子。

以「樂觀的解釋風格」來批評孩子

馬丁建議在批評孩子時,家長可遵循兩項規則 ,第一項規則是準確,準確是指當父母就某些問題批評孩子時,父母必須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若父母未清楚問題時,必須沉着氣,避免以怪責的口吻審問孩子,以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這樣,孩子可從處事過程中學習到父母認真及嚴謹的態度。第二項規則是在實際情況允許下,以「樂觀的解釋風格」來批評孩子。 所謂「樂觀的解釋風格」,是指在用語上父母應以「特定和暫時性的個人行為」作解釋,而避免怪責孩子「永久性及普遍性的個性和能力」。語言是反映思維的媒介,以上兩種解釋方法,會帶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再達到兩個差天共地的結果。以下嘗試用例子說明這兩種解釋風格的分別。

假若上周日晚,就讀高小的小明打機至午夜才睡覺,因而周一遲起床上課,結果學校通知媽媽小明缺席兩堂網課。那作為父母應該怎樣處理這件事情呢?以下分別是小明媽媽的兩種表達方式,這兩種方式會為小明帶來什麽果效呢?

批評孩子有兩種方式

方式一:「睇下你,成日打機唔瞓覺,朝早梗係起唔倒身啦,成日遲到, 第時返工都遲到,比老闆炒魷魚呀!」

方式二:「星期日因打機到12點幾,太夜瞓,以至早上遲起身,缺了兩堂課,你認為這樣對自己有何問題?可以怎麼改善?」

在疫情期間,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機時有所聞,故事裏媽媽正面對着這樣的處境,甚至小明打機以至未能上課已不是初犯,作為媽媽一定很不滿及勞氣。有可能普遍家長都會以第一種方式表達,但馬丁指出這是屬於「消極的解釋風格」,因為方式一的解釋風格是把問題理解為「永久性及普遍性的個性問題」。「成日」及「梗係」是永久性個性問題的陳述,表達孩子的個性是「懶惰」,所以每天都打機遲起床。另外,媽媽為凸顯問題的嚴重性,把學習的問題延伸到日後工作上,說成日後孩子上班也遲到,結果被主管辭退。把一個處境性的問題延伸到其他處境,是「普遍性」的解說特點。

「樂觀的解釋風格」讓孩子以開放態度理解問題

然而,馬丁指出「永久性及普遍性的解釋風格」,只會讓孩子相信事情出錯是他個性的問題,是他持續出現的問題,甚至已延伸到其他處境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是對孩子一種完全的否定。日積月累,孩子被這種解釋風格的薰陶下,自已的思維模式也趨消極化,自我形象低落,精神情緒也可能會出現問題。

方式二又怎樣呢?方式二是屬於「樂觀的解釋風格」,媽媽理解那次缺課的因由為「特定及暫時性的個人行為」,方式二的陳述只是針對那次事情,即使孩子已是重犯,但每次處境不盡相同,故每次情況應作獨特事情處理。同時,方式二只是針對孩子打機的行為問題而不是個性問題,行為與個性不盡相同,行為是可改變的,但個性卻難改變。

父母處理孩子問題宜注意「解釋風格」

最後,方式二以問題形式邀請孩子檢討,並尋找解決方法。可見,以「特定及暫時性的個人行為」的解釋方法,不但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更會鼓勵及建立孩子的正向思維及樂觀態度。這種解說風格對於那些容易受良心責備的孩子,更具建設性。我的大兒子就是這類人,他較內向,容易看輕自己,不像妹妹那般會為自己爭取利益。有時他甚至把別人的錯處也歸咎於自己身上,「樂觀的解釋風格」對他們很有幫助,讓他們以客觀及開放態度理解問題,分辨清楚事情因由、誰是誰非、責任誰屬,以避免做成無謂的罪疚感及情緒問題。

作為父母,我們必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心靈豁達及正向樂觀的人,遠離患上情緒病的危機。無論你是嚴厲型或鼓勵型的父母,在處理孩子問題時,也應注意你的「解釋風格」。

(作者/陳煜丹,資深教育工作者;圖片 / 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延伸閱讀

What is Self-Esteem? 3 Theories on the Function of Self-Esteem

【找快樂的孩子】家庭裏的愛與饒恕

年輕時想起「家庭」這個詞,腦海裏自然浮現出一所小屋,裏面有笑面迎人關係甜蜜的爸媽,前面有兩個天真可愛的子女,一家和諧共融。然而,一個真實的家,家人之間有分歧及矛盾也確實難免,也是自然不過的事。分歧讓我們學習彼此溝通、接納、解難,更重要是學習愛及饒恕的功課。

不良夫妻關係帶來的傷害難以估計

人與生俱來有維護自己的傾向,不希望自己在人面前丟臉或表現遜色,夫妻關係也是。就是這種傾向,讓人與人之間難以坦誠相對,彼此存着隔膜。另外,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有些人重視理性原則、有些則以關係情感為作決定的基礎。於是當不同個性的人聚首,無論是生活習慣或日常溝通,時會互相撞擊。當「 頻道線路」未能搭通時;一旦欠缺耐性,失去客觀理性的角度,或「維護自己」的傾向作祟,會以為對方攻擊自己,或覺得對方冥頑不靈,那要找共識就難上加難了。即使一方最終軟化,看似事情有所了結,然而,卻輸了個關係,日後要再度合作就更難了。

活到半百的我,也慨嘆「人際關係」是人生中最難處理的。不良的夫妻關係帶來的傷害更難以估計,輕則影響感情,若不處理會形成偏見,更甚者堅信對方不再愛自己,結果離婚收場,成為人生一大陰影。有兒女的更糟,最近認識一個個案,14歲的女兒因父母的不和患上了抑鬱症,聽聞父母經常因一些小事就嘈嘈吵吵,可想而知父母不但不能同心管教,甚至會直接或間接向兒女表達對方的不是。在很多的個案中,年幼的孩子更會認為「自己不乖」,所以父母才吵架、才分開⋯⋯這種種情況對孩子都做成深遠的傷害。

犧牲的愛及饒恕是最重要

我結婚已20年了,從過去的失敗經歷中,我或多或少都累積了些經驗,例如在溝通時保持冷靜及客觀的心態,也要培養自己的同理心,學習放下對另一半的偏見,嘗試代入他/她的角度去了解對方⋯⋯然而,無論怎樣小心謹慎,當事情發生時,我們的反應往往會大打折扣,最終傷害總會出現的。因此,我認為培育為對方「犧牲的愛及饒恕」是最重要的。所謂犧牲的愛是以彼此相愛建立家庭為重, 而甘願放下自己認為較優勝的見解及做法。記得有一次與太太因家裏的小事爭吵得面紅耳赤,霎時,腦海裏閃過「愛你的家人與堅持你的道理那樣重要?」。頓時,內心浮現出羞愧之感:這麽小事我也放不下,那怎樣做一家之主、怎樣讓太太覺得被愛、怎樣培育兒女有正向的價值觀。之後,我也學習以饒恕的心面對太太的不是及處理自己的罪疚感 。饒恕別人不代表自己高高在上,有赦免特權;相反,這是學習謙卑的方法,相信自己不一定是對,以至能持冷靜及客觀的態度去邀請對方復和。正所謂孤掌難鳴,一方先放下會帶來客觀及融洽的討論及處事方向。

在家庭關係裏「為別人犧牲的愛及饒恕」是比自我的原則、邏輯、喜好⋯⋯有更高優先次序的。讓我們作為夫妻或父母的一同學習,共建正向健康家庭。

(作者/陳煜丹,資深教育工作者;圖片 / 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找快樂的孩子】美術創作的治療作用

                                      

多年前有一次上中一美術課,有位學生畫了一張與題目無關聯的作品,整張畫是藍色的,分上下兩部分,下半部是一個身體細小、手持雨傘的黃色人物,他前面是一個比他高的墓碑,墓碑上寫着個「哭」字。畫面的上半部有兩個較高大的人物,一個黃色,另一個青色。青色那個長着長長的秀髮,似是一位女士。兩人手牽手腳踏黑雲,望向地上那黃色人物。學生在畫紙背面寫上「梁祝」這題目。

透過美術創作抒發情緒

梁祝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是描述主角梁山伯與祝英台殉情化蝶的故事,但最終梁祝化蝶終成眷屬,是大團圓結局,但為何整張畫的氣氛卻是如此悲傷呢?原來學生的父母早前因病及交通意外相繼離世,他現在跟哥哥及姐姐同住,學生非常想念雙親。我相信學生以梁祝為題祝願父母在天上有幸福生活,但這張畫更真實的是表達了學生的悲傷及孤單,墓碑上的「哭」字才是這畫作真正的主題。

繪畫創作也是一個治療的過程。

美術創作除了培養創意外,也是一種治療精神情緒及提升自我認識的工具。從以上的例子可見,創作給予那學生一個安全的途徑,通過自發性 ( self-directive ) 的繪畫,個人防衞機制降低,潛意識的內容浮現,思想及情緒也得以梳理及整合。這是一個治療的過程,有助孩子提升自我認識及抒發情緒 。

通過作品可了解創作者內心世界

我修讀全時間神學課程期間,閒時會到一個家庭作一位幼稚園高班孩子的繪畫導師。那孩子父母長時間外出工作,有兩位家傭照顧他和哥哥的起居。那孩子經常把自已躲藏在飯桌下不肯出來,似乎在人際關係上缺乏安全感。

後來我通過他的作品體會到他的內心世界,他畫的絕大部分都是兇猛及有侵略性的暴龍,反映出他內心世界那份弱小、無能力的自我形象,故他經常把強烈的願望投射在作品上。每次到他家,我都以遊戲形式與他做創作,後來他更愛上了我的課,時常要媽媽問我可否多去他家幾天。一段時間後,他躲藏在飯桌下的行為減少了,說話表達也具信心。

自發性的創作對孩子早期成長有莫大的幫助 。

要留意藝術創作所發揮的效果

自發性的創作對孩子早期成長有莫大的幫助,我家經常存放大量紙張及顏料供孩子做創作,我不建議家長帶幼兒或初小的孩子上畫畫班, 因為一般畫班為滿足家長物有所值的心態,都對孩子有諸多指導及限制,製作出迎合家長期望的作品, 但創作令孩子有愉悅感及自信心卻窒礙了孩子潛意識浮現及心靈表達的空間。

畫畫班是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參與的興趣班,在選擇合適課程的時候,家長不要只着眼於技巧的層次,而要留意藝術創作所能發揮更大的效果。至於繪畫技巧訓練的課程,是較合適高小的學生的。

(作者/陳煜丹,資深教育工作者;圖片 / 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找快樂的孩子】疫情下為兒女設定合適的生活界線

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承擔着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都有其職權及責任,人與人若要和諧相處,必要清楚及尊重彼此的界線。在管教兒女的過程中,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兒女在家時間多了,生活欠規律,沿用的家規也許需要有所調節。為兒女設定合適的行為界線,有助建立他們的安全感及自信心。

培養子女有控制情緒的能力

兒女年紀小的時候,父母處處為他們着想,為他們犧牲,似乎已經是習以為常的。可是, 兒女成長的過程必須發展分辨是非的能力,他們要學習服從父母的權威,節制自己的慾望。他們必須從按情緒行事,成長至運用思想分析,才決定自己的行動。如何在不打不罵的情況下,培養兒女的情緒控制和分析能力呢?

其中一個方法是讓他們自己面壁思過,方法是每當兒女犯錯但不知悔改的時候,我們便要求他們坐在面向牆壁的椅子上,待他們冷靜後,便和他們討論錯誤在那裏,若他們能夠說出自己的問題,並且為此道歉,我們便原諒及擁抱他們, 他們仍然是父母心目中的好兒女。這是一個訓練兒女自我檢討的方法,效果非常好。但開始時要令兒女安靜反思是談何容易,我們經歷多次的堅持要他們留在座位反思,才能令他們知道無路可逃,乖乖就範。但當習慣建立後,管教也就容易很多,兒女的情緒也會變得穩定。

設立生活習慣的界線

此外,在生活習慣上設定界線,讓兒女在其界線內有自由空間,有助減少父母與兒女的衝突。在學校「家長日」面見家長及學生時,我經常發現父母不懂為年輕兒女劃定界線,未能給予他們空間及責任,往往問題出現就破口大罵,這樣不但影響親子關係,也未能培養兒女成為一個尊重別人及有責任感的人。

我女兒與很多學生個性相若,性情都是「自由派」的,處事隨感覺而行,擺放物品也是極隨意,家居每一角落都有她的東西。我是整潔有系統的人,經常看不順眼她的作為,有時我忍受不住會破口大罵,傷害了彼此的感情。後來我為她訂立放置物品的界線,賦予她自己房間的管理權,她的房間怎樣混亂,我也尊重,或許只給予一兩句温馨提醒,讓她自己決定怎處理。但如果她把物品亂放在客廳處,我就請她搬回房間。這樣她在自己的房間活得自由,我也不需對她吵吵鬧鬧,共同找到平衡點。

在家庭中,權力核心在父母手上,父母應善用界線的概念,在孩子年幼時開始管教,同時建立他們自我管理的能力。我的兒女都讀高中了,他們很少出現所謂青春期的情緒問題,我相信這與有效設定界線的管教方法息息相關。

(作者/陳煜丹,資深教育工作者;圖片 / 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找快樂的孩子】疫情下孩子的自主空間

疫情初期,香港社會滿佈陰霾,在未有足夠口罩及消毒用品之前,人心慌亂,恐染病毒。加上停工及停課,港人的生活秩序被受打亂,市面經濟一片蕭條。 筆者及太太是資深教育工作者,但面對新的網上教學模式,心情未免忐忑不安,要花上不少心力去面對一切的突變。

在社交媒體湧現不少富創意分享

疫情個多月後,各人似乎漸漸摸索出了新的生活規律及模式,心情也平復了不少。停課期間,孩子網上上課時間較正常課堂的少,也不能參與密密麻麻的補習班或課外活動,生活空間多了。在facebook上,突然湧現很多富趣味及創意的分享,其中有幾個片段令我非常深刻。

一位我相熟的媽媽, 她每一兩天把就讀初小女兒的視藝創作展示,那孩子的作品一件比一件有特色、有新意。也有些媽媽與孩子製作不同外形的麵包及美味菜式,好像只有在外國節目才看到的小廚神,也能在香港出現;也有些喜愛音樂的孩子在facebook播出演奏片段,樂在其中。這些片段均展現出孩子從心而發的動力,讓我感受到他們心靈的純真、自信及滿足感。

給予自由空間 喚起對生活的熱誠


「從心而發」的活動,心理學稱為「內在動機」,相反因外在誘因而驅使的行為,稱為「外在動機」。據筆者觀察,香港的孩子生活在成就向度的環境,無論老師或家長都給予孩子很多規則或獎懲,希望孩子能達標,甚至比人優勝,例如默書或考試有進步,媽媽就給你獎勵,或退步會受到懲罰。久而久之,孩子就活在成人的期望或操控上,慢慢地內在動機會被外在動機取代。結果,孩子內在的熱誠會減退,長遠孩子的生命會變得欠缺動力、自我認識及目標感。

在孩子成長歷程上,給予他們自由空間、讓他們探索及實踐心中所想、喚起他們對生活的熱誠,一直都是我的願景。兩年前開始,我在學校推行一個名為「實踐我想」的計劃,目的是鼓勵學生追求夢想及服務他人。學生只需填寫簡單計劃書,包括經費開支,以推動一項與個人興趣相關而又對社群有正面影響的活動。

學生成績多不出眾卻非常主動及有責任心

兩年間,共批出七個計劃,其中最大型的是有五位中六學生,希望藉舉行畢業營會,帶給同學美好的共同回憶。而最小型一項是兩位學生,希望藉學習作曲及填詞,創作勵志歌曲,向同學帶出正向訊息。

我發現申請學生在校內多成績都不是出眾的,有些更是遲到或缺席上學的常客。 然而,讓我最感詫異的是,在推動計劃上,他們均表現出非一般的主動性及責任心,也滿有創新點子,這都在平常學校生活上少見的。

這個經驗讓我更肯定,自主空間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當孩子在生活上有空間及主權,加上身邊人的鼓勵,他們會自發地探索及實踐夢想。 不斷嘗試也能累積經驗,讓孩子邁向成熟及卓越的程度,經歷滿有目標及動力的人生。

疫情終會完結,孩子的學習生活會回復「正常」,但願為人父母的能體會自主空間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協助建立孩子內在動機及生命力。

當孩子在生活上有空間及主權,加上身邊人的鼓勵,他們會自發地探索及實踐夢想。 ,

(作者/陳煜丹,資深教育工作者;圖片 / 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找快樂的孩子】建立孩子的性別自信 (二)

曾經收看某大電視台關於香港人異地情緣的節目, 講述一位香港男生嫁到法國的同性婚姻。那50多歲的法籍丈夫原本已婚,有一對成年的子女,但他心底裏一直是喜歡男性。在社會文化及父母的壓力下,他一直壓抑其性取向,最終20多年後也離婚收場。在鏡頭前,兩位主角真摯地表達對同性婚姻的釋懷及滿足, 呈現一種衝破傳統枷鎖,覓得意中人的浪漫情懷。

然而,這節目只呈現愛情故事的浪漫時刻,讓人有一種觀感,同性戀傾向是與生俱來,抑壓這種傾向只會破壞人生的幸福。但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指出, 心理性別是因各種生理、心理 和人際關係多種因素的互動而成。除生理因素外,以上兩位主角在成長路上 曾否遇到一些影響心理社交發展的地方 , 似乎也未有深入地探討。

「分離和個體化」的過程

其中一個重要影響心理性別發展的因素是父母與子女的相處關係。父親是兒子而母親是女兒早期性別認同的關鍵人物。在孩子一至三歲,父母必須與子女建立健康的情感依附關係(emotional attachment )。到孩子兩歲時會經歷一個稱為 「分離和個體化」(separation and individuation)的過程。即是孩子脫離原始照顧者的過程中,學習獨立, 獲得早期的自主感。

自嬰兒起,母親是兒女的照顧者,女孩在母親的身上找到性別認同,但男孩到兩歲時學習情感上獨立,因為男孩要從母親的情感依附中走出來,與父親建立健康的情感依附關係,才會自然地認同父親的性別及模仿父親, 所以父親在這階段的任務非常重要。父親需要介入接手而母親要退後放手,父親應盡量利用餵食、洗澡、摟抱、遊戲、同睡的機會與兒子有親密接觸。我感恩我在兒子1至4歲間,我全時間讀書,兒子的起居生活主要由我照顧,我成為兒子最主要的照顧者。但沒有我這麽幸運的爸爸,需刻意撥出時間與兒子親密接觸。

若這階段父親因故不能在身邊或情感上讓兒子依附,又或當兒子多次嘗試依附父親卻失敗,情感受到傷害,為了減低被父親拒絕的難過,便重新依附於母親,於是與母親過份親近及認同,會變得言行女性化,缺乏對本身性別的認知,長大後會有渴望吸引同性的傾向。

男孩到兩歲時學習情感上獨立,與父親建立健康的情感依附關係,才會自然地認同父親的性別及模仿父親。(圖片/pixabay免費圖片庫)

父親建立兒子性別認同的成功個案

在一次講座上,精神科醫生康貴華先生分享一個建立孩子性別認同的成功個案。事主是一位八歲的男孩子,其媽媽發現他行為較女性化, 害怕跟粗魯的男孩子玩耍,對男性的生殖器官也感興趣。康醫生向媽媽了解後, 估計問題出現在兒子與爸爸未能建立健康的依附關係上。據媽媽表達,爸爸不懂得照顧囝囝,他認為囝囝還細甚麼都不懂,故沒甚麼跟他好談。 加上爸爸的思想非常傳統,認為做家務及照顧小朋友全是母親的責任,因此爸爸經常在兒子的成長上缺席,這是中國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常見問題。

有見及此,康醫生向爸爸解釋他在兒子成長上的重要角色,也鼓勵爸爸以自身角色影響囝囝。受教的爸爸自此後經常參與兒子的活動 ,也經常與兒子傾談他喜好的話題。不到一年,兒子明顯有轉變, 喜歡埋「男仔堆」,喜歡男孩玩意,也經常與爸爸討論「大事」,個性愈見開放及健談。

從這個案的例子可見,父母與兒女建立親密關係是很重要,但兒子只有在爸爸身上才能找到作為男子漢的樣式,而女兒也只能在媽媽身上找回女性的身份認同,這是父母必須注意的。

(作者/陳煜丹,資深教育工作者)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