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放暑假】阿聯酋教育專家:玩得輕鬆受益無窮

 (特約記者:米雪兒)莘莘學子放暑假,家長一般都會安排他們參加一連串課餘活動,例如暑期興趣班或遊學團等,有些家長則會要求他們繼續做作業,以免他們變得懶散。不過阿聯酋有教育專家卻提醒家長,其實只要讓孩子無拘無束地玩耍,已足以令他們受益無窮。

 彼此學習兼培養同理心

阿聯酋投資集團KBBO GROUP教育副總監Karen Brown為阿聯酋媒體GULF NEWS撰文指出,玩耍有助孩子的全人發展,讓他們變得更成熟,活得更快樂。在玩樂期間,他們有機會與其他小朋友一同彼此學習,培養同理心,以及增強社交技巧等。

child-2405742_1280
在玩樂期間,有機會與其他小朋友一同彼此學習,可增強社交技巧。(圖片取自pixabay免費圖片庫)

Brown認為,孩子能在玩耍時,有機會加強觀察、聆聽、模仿和學習新詞語的能力。她還提到,玩耍有助兒童「與家庭、朋輩和老師建立安全聯繫」,只要他們與他人保持健康而密切的關係,就能產生安全感,並且感到獲得支持。如是者,他們有機會變得更快樂,有更強的自尊心,學習能力也得到提升。

 學懂管束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原來在增強生活技能方面,玩耍也可帶來裨益。Brown在文章中透露,玩耍能對智力和認知發揮正面作用,有助孩子發展出重要的生活技能。他們可從玩耍中學會想像、發掘新事物、冒險、協商、專注和分享,又會明白與人輪流玩的重要性,從而學懂管束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不過她最後還是不忘提醒家長,孩子在愉快放暑假之時,很容易會把以往家長和老師們的教導拋諸腦後,尤其是在這個充斥着屏幕用品的世代,孩子很容易沉迷於看電視,玩電腦、板腦和手機。家長最好安排孩子參加一些策劃周全的夏令營,讓孩子在愉快環境中學習,並保持活力充沛。

延伸閱讀

The power of play

 KBBO Group

【男穿女裙餘波】台灣板中男生9月穿裙上學 家長團體批錯誤引導男女平等

台灣新北市立板橋高中說要「打破性別刻板印象」,9月的新學期開始校內男、女學生可穿裙子,引發多個團體組織反彈,要求政府正視性教育本質,而非落入意識形態。有台灣的文字工作者則批評服裝喜好跟性傾向無關,純粹讓學生有自由的選擇。

反對的聲音

“ 媽媽盟總召集人:目前的性平教育只談權利的開放,不談責任承擔,這兩項應該都是教育的根本。 ”

“「後同志」郭大衛:通常學生面臨性別認知混亂,性別平等教育通常就只給一條路,就是要接納甚至宣稱自己是跨性別‧‧‧‧‧‧”

持反對意見的家長團體表示,就讀中小學的學生,仍在學習價值建立和學習自律,應加強重視判斷力的思辨,教育政策應回到初衷,重視孩子最佳利益,也要重視與家長間的對話。家長團體也指出,校園內不應採用「假民主」,不應只提高學生參與比例,將家長置於度外,不應開放服儀衍生的安全問題和費用,全部由家長承擔。有學校以性別平等的意識形態,錯誤引導認為男生穿裙子就是性教育,令家長感到無法接受。

媽媽盟總召集人魏秋茹批評,某些學校操弄意識形態,讓學生誤認為,男生穿裙子就是性別平等,令家長們十分失望。她質疑如果「那男生穿裙子進女廁?女生進男湯怎麼辦?」她憂心目前的性平教育只談權利的開放,不談責任承擔,這兩項應該都是教育的根本,這樣的教育是非常不正確的。

92c41ca7714fa9d8a388e5098b42bfc8
媽媽盟總召集人魏秋茹憂心目前的性平教育只談權利的開放,不談責任承擔,這樣的教育是非常不正確的。(圖片來源:風傳媒)

曾經是男同志,現已娶妻生子的「後同志」郭大衛表示,通常學生面臨性別認知混亂,性別平等教育通常就只給他們一條路,那就是你要接納甚至宣稱自己是跨性別,將來還可以考慮變性手術,完全不跟性別混淆的小朋友講說,你可以需要看醫生其實很多變性人都說,他們小時候的需要其實是看醫生。

不滿板橋高中開放男學生可以穿裙子上學,台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等22個家長團體,7月26日前往教育部前發出聯合聲明,要教育部應該本着教育初衷,重新回到性別平等和制服設立的原意,而非落入意識形態。

贊同的聲音

“ 教育部國教署學安組副組長黃瀞儀:尊重學校制定的相關規範,若是透過民主程序,家長代表、學生代表、教師代表產生的規定,教育部立場都是尊重。 ”

“ 文字工作者李屏瑤:台灣有一群傳統的家長,多半把「愛」視為「控制」,控制孩子的服裝、孩子的學校科系、孩子的時間規劃、孩子的人生‧‧‧‧‧‧”

育部國教署學安組副組長黃瀞儀對此表示,關於板中服儀規範,尊重學校制定的相關規範,若是透過民主程序,家長代表、學生代表、教師代表產生的規定,教育部立場都是尊重,對於家長團體質疑是別性與安全性問題,目前相關服儀規範,還在廣納各界意見中,會再廣納意見妥適處理後,再做後續處置,2016年發布服儀相關原則、規範,家長其實都可以參加相關討論。

身為文字工作者的李屏瑤撰文認為,台灣有一群傳統的家長,多半把「愛」視為「控制」,控制孩子的服裝、孩子的學校科系、孩子的時間規劃、孩子的人生,如果沒有控制,他們就不懂如何去愛。如果孩子做出他們沒想像到的舉動,他們就會開始焦慮,跟學校反應,跑到教育部去抗議。用他們的邏輯,去做一切能夠奪回控制權的事,但他們忘記了,孩子是活的,是有自由思考能力的個體。

男生可以穿裙子,女生可以穿褲子,服裝喜好跟性傾向無關,跟性別氣質也無關,純粹是讓學生有自由選擇的可能。就是在這些微小的變動中,社會真的在進步,與其去教育部抗議,請這些憂心的家長們多跟孩子聊天,去聽他們的想法,然後,不要打斷,請一起思考,跟孩子一起成長,而不是成為他們的絆腳石。

600_2860198_1
畢業兩年的校友、就讀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的林意傑鼓勵學弟、學妹,不需在意別人的眼光要作自己,讓性別教育不只是口號。(圖片來源:板中學生會Facebook專頁)

畢業兩年的校友、就讀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的林意傑特地在5月11日穿校服裙子,回母校支持「男裙周」活動。他說,上大學後視野不同,更有勇氣放膽作自己,也不怕受到歧視與攻擊。林意傑鼓勵學弟、學妹,不需在意別人的眼光要作自己,讓性別教育不只是口號。

板中則有同學在板中學生會Facebook專頁回應,這個「男裙周」活動可以再推10年。讓板中這個品牌,成為性別平權教育的示範。比起丟水球,更有青春的反省。

(米妮 /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男生穿裙子就是性平教育?媽媽盟:教育應助孩子建立價值觀、判斷力、責任感

政局不穩易致精神緊張 中醫教飲蜜瓜生薑湯解煩燥

近日社會氣氛相當緊張,相信不少人的心情受到影響,容易變得悶悶不樂。如何走出情緒的低谷?原來可以有很多方法,今次從中醫角度去探討,希望為大家加點正能量。

香港健康協會註冊中醫師朱國棟表示,經濟負擔大,家庭關係緊張,家事繁忙,工作過勞,欠缺足夠的休息,人際關係不和諧,社會動盪,政局不穩,都可以是壓力的來源,以致經常憂心忡忡、滿懷心事,當壓力指數爆燈無法排解,人體整全系統的平衡狀態受到破壞,這個時間最容易令病邪入侵體內,疾病叢生。

IMG_8651
香港健康協會註冊中醫師朱國棟還認為,注重飲食的調養,保持生活的平衡,有助人體正氣能量復軌。(攝影:杜仲知)

中醫認為,煩躁鬱滯及夜睡不寧,會影響肝脾臟系功能,通過情志養生的手段調節情緒,達到身心安寧,解決方法應是注重「清心」和「疏肝」。清心之道可從生活習慣入手,飲食忌辛辣煎燥、肥甘厚味之食品,飲食以清潤及清甜為平調法則,多飲和暖清水,多吃蔬果瓜菜如車厘茄、奇異果、西瓜、蓮子等,肉類以瘦肉、魚類為佳,少量雞蛋。每周做2-3次帶氧運動,保持充足睡眠。

清心食療:
材料:蜜瓜2磅 (去瓤)、生薑3片,加西施骨半斤
製法:材料加清水煲個半至兩個小時。
功放:清心解燥,和胃生津

至於疏肝的方法與清心接近,針對疏肝,蔬菜要吃菜心、西生菜,水果要吃蘋果、木瓜、梅子、檸檬、奇異果、西瓜等,還可以經常按揉足部的陽陵泉穴。養肝之道謹記保持心情愉快,常親近大自然,常開懷大笑,有助減少鬱悶。

疏肝食療:
材料:生地4錢、杞子錢半、杭菊花錢半,砂仁殼6分
製法:材料加清水4碗煎服
功效:平肝清熱,養血除煩

(備註:本文所介紹的食療只供參考,如症狀較嚴重,請諮詢中醫師,或專業人士意見較為穩妥。)

IMG_8650
蜜瓜生薑湯有清心解燥的作用。(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林書豪公開爆喊:感覺自己NBA被放棄

有時我們的人生難免有困難,但是不要放棄、不要妥協以及不要失去盼望。好像給傳媒稱為「林瘋」的林書豪一樣,他也是NBA史上首位美籍華裔球員。他在最近一次公開演講活動中,落淚談到現在的處境,稱自己感覺已經被NBA放棄了。

林書豪最近舉行亞洲之旅。在台灣出席分享會上說:「真的好難,人生真的很艱難。每一年的挑戰感覺愈來愈難。有一句話說,當你跌到谷底時只能往上爬,但每年的谷底愈來愈深。在自由市場很艱難,因為我感覺NBA已經放棄了我。」

“ 我總是跟自己說,我有兒子的話,我不會讓他進NBA。他不需要面對這些名聲,不需要讓眾人看到他的挫敗。 ”

林書豪透露,「林瘋」之後,其實有很多艱難的事情發生,包括在休士頓或是轉到洛杉磯湖人隊,其實有很多背後的故事是大家不知道的,但最後在布魯克林,他得到他渴望的那個機會再次回到他最終極的夢想,就是成為他認為可以成為的球員。

IMG_8642
林書豪最近舉行亞洲之旅。在台灣出席分享會上說:真的好難,人生真的很艱難。(圖片來源:goodtv )

「我進NBA時很年輕,我覺得自己可以在NBA找到自己的地位,但現在我很多時候想到的是放棄。我總是跟自己說,我有兒子的話,我不會讓他進NBA。他不需要面對這些名聲,不需要讓眾人看到他的挫敗。」

他提到在多倫多暴龍隊中,他有12-15場比賽的機會可以證明自己的實力,他說,其實能去暴龍隊他真的很興奮,「為甚麼?因為我一直在等啊!在林來瘋之後,你知道我等了多久嗎?」他總共等了8年;林書豪說,平均一個NBA球星的年資,大概只會在NBA待5年而已。在這12-15場的球賽中,他投球的命中率是他整個籃球生涯中最差的的,「我連續17個3分球沒有投進」,當季後賽開始的時候,他就沒有機會上場,「但是我們拿了總冠軍,然後我就這樣想,其實也還可以啦,這樣一個打擊,我再次站起來好了」。

“ 我每年回亞洲的時候,我都很想要可以跟大家分享好的我,但是好像我每年分享的都是苦難。”

林書豪說,當他第一年受傷完之後,「沒關係,明年會不一樣」。講到這裡,林書豪情緒明顯起伏,且開始哽咽,隨後雖一度嘗試壓抑情緒,但最終仍當場激動落淚,他還舉起手上紙巾說,「我已經準備好了」。他擦完眼淚後說,「真的好難!因為我總是想要做事要做正確的方式,我每一年都把自己更深地委身在神的手中。」

IMG_8641
今年隨着多倫多暴龍奪冠後,林書豪至今仍在自由身市場苦等合約。(圖片來源:goodtv )

在這個季後賽結束後,他就開始準備要來到亞洲的這個旅程,林書豪直言,老實說他真的很不想來,因為他知道在亞洲旅程當中的6個星期,他每天都要微笑面對大家。「其實說真的,我真的覺得還滿丟臉的,也很艱難」。

「其實我每年回來的時候,我都很想要可以跟大家分享好的我,但是好像我每年分享的都是苦難」。林書豪坦承,他現在很多時候都在想的是放棄。

今年隨着多倫多暴龍奪冠後,林書豪至今仍在自由身市場苦等合約。林書豪也說:「其實最深要鼓勵的是我不是你,因為有的時候,我們就是需要知道,別人也在經歷我們正在經歷的」。他說,他想分享的其實是三個非常簡單的重點:不要放棄、不要妥協以及不要失去盼望。

林書豪說,在等候當中有勞苦,也有忍耐也有傷痛,可是等候卻可以顯明你生命中的品格。在等候的過程中,你每一天仍堅持打那美好的仗。

“ 美國傳媒指歐洲籃球勁旅莫斯科中央陸軍(PBC CSKA Moscow),對他相當有興趣,更視之為頭號目標。 ”

不過自由身市場開啟接近一個月,所有「大魚」紛紛落網,其餘自由球員也找到歸屬,但始終聽不到關於林書豪的消息。 林書豪去季季後賽場均上陣時間只得3.4分鐘,得3.4分及0.5次助攻,為球隊三號控衛。雖然沒有足夠時間證明自己,但若林書豪外闖歐亞,應該不乏落班機會。美國傳媒指歐洲籃球勁旅莫斯科中央陸軍(PBC CSKA Moscow),對他相當有興趣,更視之為頭號目標。

結束台灣旅程後,林書豪下月初抵達廣州,舉辦五日四夜的籃球特訓營,親身指導基層兒童。另外,8月10日更會進行「豪友對決」明星賽,除了林書豪外,他的好友周杰倫、蕭敬騰、吳彥祖等亦會同場獻技。

視頻來源:林書豪分享會

(絲敏 / 綜合報導)

延伸閲讀

2019林書豪分享會Live直播

【移民浪潮】譚太:經《逃犯條例》風波,今日沒有後悔移民台灣!

近期香港連串社會及政治事件,讓市民增強移民的念頭,有移民顧問指出,6月份移民查詢量按月大增約2倍。譚太早在3年前已移民台灣,她最近回港探親,正值看到「逃犯條例」所引發的風波,她說:「我因為政治理由,選擇離開土生土長的香港,當日決定舉家移民,也算是很大的決心。」

IMG_8636
2014年爆發的佔中事件令譚太與丈夫決定移民。(圖片來源:互聯網)

「我的丈夫對政治較為敏感,他由2014年佔中事件爆發後,情緒受到很大波動,那時開始藴釀,到2016年舉家移台。我們是不得不走,雖然我有家人及年邁的母親在港,但面對丈夫的情緒崩潰,我願意放下自己。」應用現在年輕人喜歡說的,譚太決定與丈夫「齊上齊落」,這便是夫妻情誼,說得記者也有點動容。

“ 不要全權交託移民公司,自己一點也不理。 ”

譚太回想那年,當丈夫看到「佔中」的電視新聞時,他也不是刻意去收看,只是在健身室被迫看到,他也會即時拿起東西走人。所以她很明白查詢移民人士的心態,雖然「心焦」離開香港是一件事,但一定要計劃清楚,不要全權交託移民顧問公司,自己一點也不理。不過譚太笑言:「你非常有錢,可以這樣做。」

那年她與丈夫不但經常去聽移民講座,並搜集很多有關資料和書籍,做了不少功課。她以自己的親身經驗為例。「打從有移民台灣這念頭,我們便開始閲讀台灣的新聞,因為我們是真的想在台灣生活,不是領一個台灣籍便走。」譚太指認清當地的社會文化非常重要。

譚太解釋,移民台灣可以透過移民顧問公司一手包辦,好處是自己不用煩,但不好處是那筆規定必須挪移出來的「600萬新台幣投資金額」,可能要全部蝕清光,這點是她與丈夫都不能接受,所以他們決定自行申辦有關移民手續。在熟人介紹下,直接找當地會計師進行,在專業會計師指導下在台中經營餐廳。

“ 計劃移民台灣的港人,最好了解清楚自己要甚麼,才決定自己的投資計劃。 ”

「其實不是很多人在台灣投資移民中做『實體』餐廳,因為要花很多心機。雖然我丈夫懂得煑兩味,但也要由早忙到晚,也正正讓我們認識了不少當地人和朋友,讓我們實踐在台灣定居的目的。」譚太透露有些香港人會透過移民顧問公司幫助,投資一些聯盟店,可以不用做,平時過些「遊山玩水」的日子,但有機會那筆投資金額全數蝕清。譚太認為,計劃移民台灣的港人,最好了解清楚自己要甚麼,才決定自己的投資計劃。

IMG-20170603-WA0019 1
初到台中,譚太與丈夫決定做投資餐廳的生意,可惜這間餐廳被迫在一年前結業。(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經過三年的台灣生活,譚太已正式成為台灣人,並取得台灣籍,實行「真普選」,這便是她與丈夫希望實現的目標。不過他們所投資經營的餐廳,在年多前被迫結束了,因為有些經營手法,他們與店舖的房東並不認同,房東不肯續租,所以結束經營兩年的餐廳。譚太雖然不做「老闆娘」,但說起那間餐廳,也還有一段感情。她說:「顧客都十分可惜,紛紛要求我向房東陳情,討回餐廳繼續經營,但我們知道是甚麼一回事。」

做了台灣人,譚太也不忘自己是香港人。「要常常提醒自己言行要檢點些,不要讓台灣人說『你們這些香港人⋯』因為入鄉隨俗,尊重別人的文化,在台灣落地生根,才是我們移民的真正目的。」今時今日的譚太並沒有後悔自己移民台灣。

(絲敏 / 採訪報導)

繼續閱讀 【移民浪潮】譚太:經《逃犯條例》風波,今日沒有後悔移民台灣!

【到了爸媽生我的年紀】孝易順難——父親的無聲教育

爸爸是養子,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我們家原來未必姓許(有人也會因為我的外號LAW少而誤會我姓羅)。爸爸一生也有一個嚴重的身份問題——由他知道自己是由養父母養大的那一刻起,作為小孩子,應該很想知道親生父母的模樣與光景,這是無可避免的。

當你看到自己的長相、神情跟動態,你就是他們像龍珠漫畫裡的合體變身。常常說神按自己的樣式去造人,這個遺傳的長相就是樣式,在人的身上能看到天父的樣式,而爸媽從兒女身上看到自己,反之亦然。

能夠為這麼相似的人作無條件的付出,就是做人的一種無上幸福。

我爺爺(爸爸養父)有兩個養子,我爸是老二,爺爺在我懂事前就過身,然後嫲嫲跟爸媽從內地到香港、再加上我們三姊弟一家六口同住。記得有一次,媽媽為著供養嫲嫲的免稅額而憤憤不平,因為嫲嫲由我爸來供養,但她的大兒子卻要求用嫲嫲的名字作免稅額報稅(而平常卻沒有定時給嫲嫲家用),換作是相隔二十年後今天的香港,這一類無賴早就被放上網被網民鞭撻一番。

但我爸卻順著嫲嫲的意思,讓我的媽大喊「我的媽」,她怒不可遏,火起三丈,媽媽跟嫲嫲之間差不多要開打(當然我媽是家裡總司令,只會動口,不會動手)。我記得爸爸真的在客廳中間像分隔兩位拳手似的,可以想像得到,這事只是冰山一角。

我爸長久以來一直被偏待,所以媽媽才如此替他不值。當然,每個人在不同時候有不同的面貌,嫲嫲雖然積蓄不多,但過時過節還是會給我大利是。有時候老人家的不講理可能跟小孩子的「扭計」沒有分別,分別是我們覺得可愛與否。

「孝順」兩個字,孝不艱難,順不容易。要順就是放下自己的旨意,有人可能覺得爸爸是愚孝,但孝順從來就是愚孝,只需按著對方的心意行就可以。

有人因缺乏而感恩,有人因富足而厭棄。我爸爸十多歲就在澳門學師,一路為生存而成長過來,睡地板、抵寒流,但還是有小時候的精彩,「盲樁樁」通山跑,像大衛對歌利亞一樣用椏杈彈小鳥;還有年輕的美好,跟媽媽拍拖的片段可都是有圖有真相。如果我們只記住苦澀的話,世界也會被弄得只餘下黑白灰。

我第一次目睹認識的人離開,就是嫲嫲,爸爸哭得超慘,好像小孩子一樣不能自控。我想爸爸內心的那一個小孩,本來就沒有爸沒有媽,那麼養父母的離開是否也會把最後的血脈關聯都抹去呢?

若一個人是無根的,他到了這個時候,才真真正正成為許家的第一代。

【同性伴侶】稅務局:海外已婚同性伴侶可合併報稅 法理學研究社指判決不當

立法會議員陳志全昨日(25日)在社交網站公布,稅務局通知本周一開始已按法院決定,開放給海外已婚的同性伴侶合併報稅。陳志全指稅務局會稍後要求報稅人提供結婚證明。但法理學研究社認為此判決不當,因為見該判決書根本沒有考慮或回應到某些應當處理的重要質疑、反問和法理。

稅務局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稅務局已於2019年6月10日更新「稅務易」系統,讓在海外締結有效同性婚姻的納稅人可透過「稅務易」填報個別人士報稅表。假若有已提交文本或電子報稅表的納稅人希望修改其配偶的資料,可以書面或經「稅務易」向稅務局提出。

法理學研究社就此撰文《闡述「同性伴侶合併評稅及公務員配偶福利司法覆核案」終審法院判決如何不當》提出質疑和反駁有關上訴一案所頒下的判決。該社認為此判決不當,因為見該判決書根本沒有考慮或回應到某些應當處理的重要質疑、反問和法理。

該社指,不知政府一方的陳詞本身是否有遺漏提出該些質疑、反問和法理,以致控方不需回應,以及法官亦沒有主動提出和處理那些質疑、反問和法理,若是的話,該社認為政府須在另一宗類似的司法覆核案裏去提出,並據理力爭至終審法院,撥亂反正。

今年6月,在海外與同性伴侶結婚的公務員梁鎮罡提出司法覆核,不滿公務員事務局拒讓其伴侶享有公務員配偶福利,稅局亦拒他與其同性伴侶合併報稅,終審法院裁定其勝訴。

(絲敏 / 報導)

延伸閱讀《闡述「同性伴侶合併評稅及公務員配偶福利司法覆核案」終審法院判決如何不當》

精選 2019年暑期十二大親子活動好去處

【暑期12大親子活動】編輯再加上博客推介!精選「2019年暑期十二大親子活動好去處」,最適合一家大細出外的活動,有戶外的、室內放電遊樂場及博物館等等⋯⋯一家人的暑假活動不一定去看戲,可以有各式各樣。趁此社會氣氛「悶熱」之際,大家出外走走。

室內放電遊樂場

1 Mega Box  變變變!MOVE生物體驗展

2
圖片由主辦單位網站提供

日本人氣學習圖鑑「動態圖鑑MOVE」打造最新型態的教育型體驗展覽「變變變!MOVE生物體驗展」,於7月登陸香港,小朋友可以透過玩樂遊戲、簡單任務、文字圖像及變裝探索等,輕鬆了解更多自然生態冷知識!場內劃分6大主題教學區,寓學習於娛樂。

  • 日期:2019年7月1日至10月20日
  •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 每2小時為1節(7月及8月份)
  • 地點:九龍灣宏照道38號Mega Box L13

變變變!MOVE生物體驗展

2 D2 Place:密室逃脫

lost junior
圖片來源:Lost Junior facebook

單看「密室逃脫」4個字一定是想:被困黑房、恐怖音樂、喪屍步步緊逼、拼命逃脫密室。錯啦!這個益智遊戲是專為6至14歲小朋友而設,可提升他們的觀察力、思考力、合作精神傱而破解謎題,成功逃出密室。埸內有4個不同的主題館可供選擇,由6至8位小玩家組成的團隊於35分鐘內動腦筋破解密碼,合力逃出密室。

地點:香港九龍荔枝角長順街15號#304舖

  • 開放時間:
  • 星期一至五上午11:45-下午9:00(最後入場時間: 晚上8:00)
  •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1:00-下午9:30(最後入場時間: 晚上8:45)
  • 收費: HK$150

Lost Junior資料

3 愉景灣EpicLand

epicland
圖片來源:Epicland facebook

愉景灣的Epicland可以玩凌空玩空中漫步,更有幾層樓高的刺激滑梯,更有攀石、彈床、及波波池等,真正的放電,讓小朋友盡情跑跳。家長不要過於擔心活動的危險,因為場地一些危險活動,如: 凌空漫步,會有工作人員在場監督及指導,更有合適的裝備提供,讓小朋友在安全的環境下體驗刺激。家長帶孩子入愉景灣,呼吸下離島的空氣之餘,可讓他們放放電!

  • 地點:香港大嶼山愉景灣愉景北商場地下G31
  • 開放時間0930-1930
  • 周一至周五
  • 兒童(1-12歲):$188(9歲以下兒童可免費陪同1名成人)
  • 成人(13歲及以上):$200
  • 周六,周日,公眾假期和學校假期
  • 兒童(1-12歲):$208(9歲以下兒童可免費陪同1名成人)
  • 成人(13歲及以上):$228

愉景灣epicland資料

4 又一城:《史諾比.星空漫遊》

5026324f8929a59cfd612213c444c2063
圖片來源:Timable

不經不覺登月計劃已過了50年,為紀念這盛事,又一城特別打造一個3米高史諾比太空人為主的巨型太空基地。到時它的好友Charlie Brown、Woodstock會連同「阿波羅10號」太空船及太空探索車齊齊亮相。

  • 日期:2019年7月26日至8月18日
  • 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11時-下午10時 / 星期六及日上午10時-下午10時
  • 地點:九龍塘又一城LG2層

又一城:史諾比.星空漫遊資料

5 幻景成真 《吉卜力大型活動》

.png
圖片來源:Eiko Kadono – Studio Ghibli

吉卜力大型活動闊別香港多年,今個夏天,重臨香港,以巨型立體場景,重現高畑勲導演與宮崎駿導演多部名作的經典時刻,當中包括《龍貓》、《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飛天紅豬俠》、《百變狸貓》、《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及《哈爾移動城堡》,實現粉絲走進吉卜力幻想世界的願望。

每個場景與裝置極盡考究,由吉卜力工作室設計,日本團隊親赴香港監督,以手繪壁畫的方式,為展區的牆壁地面上色校色,加上燈光、音效、影像、錯視原理,帶給大家恍若置身電影中的恢宏奇麗。大家更可以與喜愛的角色盡情互動,成為故事中的一份子,以照片延續最初的感動。

  • 展覽日期:2019年8月3日至11月3日
  • 展覽時間:11:00 – 22:00

幻景成真  :吉卜力大型活動票價及資料

戶外活動

6 昂平360

IMG_8608
圖片來源:昂平360網站

由7月12日至9月1日,超巨型雪糕降落在昂坪市集!大家可以360度圍繞巨型雪糕裝置拍照留念,為炎炎夏日增添涼意。韓國人氣景點Instasia拍照館首次來港!打造室內5個以「Chill-cool花園」為主題的佈景空間,再加上以懷舊香港及大自然為主題的牆壁彩繪,讓大家盡情拍照!

昂坪Chill Cool Summer資料

7 龍鼓灘海邊BBQ

可能大家覺得天時暑熱BBQ會不會熱死?龍鼓灘海邊BBQ設有冷氣的旅行車BBQ位,亦設有很多遊樂設施! 夏天消暑玩手搖船打水戰、又有充氣彈床, 連同小公園、踏單車、足球機等等,更新增免費扭氣球和棉花糖, 絕對是兒童樂園!

無限時任吃燒烤收費,特設暑假大優惠小朋友免費入場,一位已附費成人入場可攜同一位幼稚園生或小學生免費入場,優惠期至2019年9月1日。

龍鼓灘海邊BBQ資料

8 中西區海濱長廊

maxresdefault
網上圖片

中西區海濱長廊開設「海中心公園」,以兒童、藝文、休憩和露天為主題的休憩區域,一號碼頭有一個以海洋主題的兒童遊樂設施,二號碼頭木板空間有大片空間給小朋友騎腳踏車,而三號碼頭的草地則適合野餐。

  • 地址: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鄰近西環貨物碼頭)

9 愛秩序灣公園

dsc_0147
圖片來源:輔仁文誌

愛秩序灣公園是一個以舊式漁村為主題的公園,內有一艘漁船及兩艘舢舨,並有兩條木板長廊的「渡頭」供遊人登上漁船參觀,渡頭旁則設有一個仿漁棚。不但可讓小朋友自由奔跑放電外,也可以認識香港漁港的舊風貌。

  • 入場費︰免費
  • 開放時間︰上午7時至晚上11時

10 樂富配水庫公園 

IMAG1444-2
圖片來源:香港山誌

樂富數落都幾多公園,有樂富公園和摩士公園,遠一些還有聯合道公園和九龍寨城公園。不過公園雖多,但想要找到大草地,則要走到山上的樂富配水庫休憩花園。

這裏並不難去,港鐵出沿山路上也不用半個鐘,上到去可以見到一大片綠悠悠的青草地,遠望可清楚看到獅子山的輪廓。休憩花園內的設施不多,四周也有鐵絲網圍住,但絕對有足夠空間讓小朋友在這裏周圍跑跑跳跳「放電」。

前往方法:

樂富港鐵站A出口沿橫頭磡東道往上走至聯合道,右轉繼續往上行,過了樂富公共圖書館,過馬路,再行多幾步便看到屈上的山路(富安街),直上至分叉路,往公廁的相反方向繼續上行,便達樂富配水庫休憩花園,全程約20分鐘。

回程時可嘗試走另一條路落山,就是由公園出面的涼亭旁邊斜路往下走,可以到達聯合道,過程一點也不辛苦。

樂富配水庫公園資料

博物館

11 大英博物館展覽

HM044b
圖片來源:香港文化博物館

由大英博物館籌備,香港文化博物館將於5月18日至9月9日期間舉辦「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百物看世界 ─ 大英博物館藏品展」,展出超過100件大英博物館收藏逾二千年歷史的古代珍品,例如,烏爾軍旗、密特拉神像和阿拉伯銅手。另外,香港文化博物館更推出一系列教育節目,包括專題講座、展覽導賞、學生和兒童節目、青少年及長者工作坊、社會共融活動、長幼跨代節目等。

  • 地址:香港新界沙田文林路一號

百物看世界 - 大英博物館藏品展資料

12 太空館 – 登月五十年

space
圖片來源:香港太空館

2019年是人類登月五十周年,香港太空館舉辦這個專題展覽,介紹登月任務中使用的火箭、太空船、太空衣及探月飛行路線等,並與樂高香港有限公司合作展出由樂高顆粒砌成的土星五號火箭模型。展覽透過相片、錄像、模型、互動展品等,回顧探月歷程和介紹月球科學。

地點:香港太空館大堂

  • 日期:2019年7月3日至9月2日
  • 時間:請參考香港太空館 開放時間
  • 免費參觀

登月50周年工作坊

50年前,人類成功登陸月球,寫下人類文明歷史的重要一頁。香港太空館將在暑假期間舉辦一連串的小型工作坊,配合「登月五十年」展覽,向觀眾介紹當年阿波羅任務的登月方法,並會利用樂高顆粒拼砌簡單衞星模型,學習太空科學知識。

  • 8月10日及8月18日
  • 時間: (第一節) 下午2時至2時30分
  • (第二節)下午3時30分至4時
  • (第三節)下午5時至5時30分
  • 地點: 香港太空館演講廳
  • 名額: 每節80人
  • 每節內容相同,即場免費入座,座位先到先得

香港太空館資料

(撰文:絲敏)

男童生日遇塞車 暖媽公路切蛋糕

甚麼生日會令9歲兒子一生難忘呢?美國一位媽媽最近帶兒子慶祝生日時遇上大塞車,母子被困車龍3小時仍動彈不得,眼看兒子失望的表情,這位暖媽人急智生,連忙變陣在公路就地切蛋糕,一眾陌生人也加入慶賀,讓孩子有一個難忘的生日。

公路慶祝生日 與眾同樂

這個公路生日會的短片,事後被29歲媽媽耶茨(Danielle Yates)貼上社交網絡。壽星仔西奧當時站在M2公路上和旁人談話,突然聽到在場的陌生人合唱生日歌,接着就見到媽媽捧來足球型蛋糕,他登時笑得合不攏咀。

待西奧高興地吹過蠟燭,耶茨就把蛋糕分給在場各人享用。耶茨本來和特奧前往荷里活一個保齡球場過生日,但突如其來的大塞車,令一切失去預算。耶茨在貼文中寫道「我想感謝每一位肯離開自己汽車,來為孩子唱生日歌的人,我兒子說他對此一生難忘。」

延伸閲讀
Boy celebrates birthday with strangers on motorway after getting stuck in traffic

託兒費緊貼工資 澳洲媽媽唔打工更好?

(特約記者: 米雪兒)在香港,在職媽媽首先要解決託兒的問題,如果收入與託兒不成問題,可能會鼓勵不少香港媽媽重返職場。但原來在澳洲,不少家庭卻要面對養兒難的問題,甚至出現賺錢愈多,愈無錢剩的怪現象。理由昰,託兒服務的費用會跟着上漲。這情況令澳洲媽媽們大感頭痛,思忖着是否仍值得為養孩子而重返職場。

身為博客的媽媽芭芭羅 (Adelle Barbaro) 告訴澳洲媒體9news,自己由兼職工作轉做全職的那一刻,竟面對人生一大難題:「去年我每星期工作4天,我的孩子也要到日間託兒所4天。就算有託兒費回贈,我們家還是要支付多達35,000澳元。」

「我和丈夫坐下來討論這問題,發覺原來在全職工作的同時,也要把孩子全時間交給託兒所照顧,這是絕對不化算的事。」

另一名澳洲媽媽漢娜 (Hannah),在有孩子前熱愛自己的全職工作,如今為照顧孩子,只能改為兼職。「我為了自己的前途思前想後了很久。如果我花太多時間在家,我的事業發展會受影響。」不過,她又很喜歡自己的媽媽角色,同樣得到別人的認同,所以最終選擇了做兼職。

“ 許多婦女都只能拿很少錢回家,甚至沒有。 ”

澳洲智庫組織The Grattan Institute行政總裁約翰‧達利 (John Daley) 指出,媽媽若每周工作4或5天,而不是3天,扣除託兒費、入息稅,加上一系列福利被撤銷,在七除八扣下,她們能拿回家的工資所剩無幾。該機構還發現,媽媽每周工作日數愈多,額外賺到的工資就愈難剩下來,流失的金錢更多達九成。約翰直言:「較大的難題是,如果我工作多一天,我能從這天的工資中拿多少錢回家? 在澳洲,許多婦女都只能拿很少錢回家,甚至沒有。」

舉例說,一對育有兩名小孩的夫婦,二人合共賺取157000澳元工資。若然媽媽外出工作5天,那麼這個家庭最多只多賺5500澳元。

據媒體報道,扣除政府補貼後,每個家庭每星期平均花在託兒服務的費用,由2011年的74.3澳元,增至2017年的110.5澳元。芭芭羅表示,雖然補貼「很棒」,奈何太多託兒所,尤其是私營那種,都會隨着補貼的增加而增收費用。

芭芭羅說出澳洲婦女要外出工作,託兒費用是高昂的問題。 (圖片取自芭芭羅的IG)

延伸閱讀

Mums say childcare fees forcing them out of workforce 

Profile of John Daley

The instagram of Adele Barbaro

The website of Adele Barba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