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在短短的一年之內,林何佩儀嚐盡了生命的苦澀與甘甜。親姊姊因病突然離世,女兒在她以高齡產婦的姿態下出生⋯⋯苦澀與甘甜的味道混合一起,是如何演變成林太的生命催化劑?及後又是怎樣轉化成她工作和家庭中的愛之調味料呢?
由演藝專業到家庭事業
90年初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的林太,酷愛演出,在多年的幕前演藝生涯中,無論是扮演戲劇或舞台劇演員,擔任電視或電台節目主持,每一個角色,每一個職份,她都會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我善於表達,我喜愛演出。年輕時,我是一個極『不鍚身』的人,總會捱更抵夜,為工作拼命!直至2007年踏上婚姻之路,才覺得生活作息需要改變。」婚後,林太退下前線,但以往的演藝鍛鍊沒白費,她把經驗帶到一間基督教背景的非牟利機構「影音使團」去,為求作息較以往穩定。她成為多媒體經理,工作範疇由滿足人的娛樂需要轉移為滿足人的心靈需要。
生命的始和終
在「影音使團」工作期間,林太同時進修與神學有關碩士課程,工作與學習之餘,並準備孕育新生命。「婚後努力多時,眨眼四年過去,都未能成功懷孕,自己開始步入高齡產婦行列,家人及朋友經常關注,我開始有壓力。」後來經醫生診斷,懷疑她出現有過度流產情況,這或許就是不育原因⋯⋯於是,她決意離開職場,讓身心進入全休狀態,並再次思索前路。
世事就是如此出人意料,當一條道路被堵塞,另一條通道自然會打開。林太成功懷孕了!這個小生命來得極之珍貴,這邊廂才聽到不育的噩耗,那邊廂她肚內已有小生命的氣息,林太女兒終於2012年出生。迎來新生命真不容易,彷彿苦盡甘來。醫院內常有戲劇性的畫面,這次臨到林太的身上,她同時要面對另一生命的終結—她親姊姊病危去世了。「同一時間經歷最貼身生命的始和終,震撼得難以筆墨形容。當我看見年紀老邁的媽媽為大女兒離世而心力交瘁,又觀察到孫女為她帶來安慰的時候,那一刻,我堅定了自己在餘下人生要專注做的事了!」
孕育新生命真的不容易,女兒家蕎在林太婚後4年,在她高齡產婦的姿態下出世。
「全」心用「力」為更多家庭注入「愛」
林太在懷孕期間已籌劃創立非牟利機構「全力愛」,她以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身份,策劃不同項目,以帶動下一代更愛人、愛家庭和愛社群為目標,累積點滴力量,為要推動香港成為一個關愛城市,幫助更多人懂得及早擁抱生命。機構由成立至今,累計已接觸55000戶家庭,林太先透過以愛為主題的原創歌曲及音樂活動接觸不同社群、再以正向溝通、親子關係及情緒管理等課題,進入教會及學校進行分享講座,接觸家長,幼稚園及中小學老師,循生命影響生命的方法,達成「全力愛」成立的目標。
女兒從母腹開始參與義務工作
當林太腹中還懷着小生命,她已為機構四出活動。「每一次我出活動,當我要開咪唱歌或進行分享時,女兒總會靜靜的待着,在我完成活動時她又馬上恢復活動,熱烈地踢着我的肚皮來!感覺就如她未出世,便開始和我一起參與義務工作,十分奇妙!」女兒改名為「家蕎」,喻意她是林家上上下下的橋樑,也希望她長大後能祝福更多家庭,成為他們的中介,當中的橋樑。
出生後,家蕎繼續樂意做媽媽的「跟得女兒」,出入「全力愛」大小活動,當上最忠心的小義工,排列會場椅子、執拾物資,全都難不到那時年紀小小的她。「到她5,6歲時,她膽子練大了,想學我拿起咪來在台上唱歌。起初我有些猶豫,怕別人以為我是那些刻意製造機會炫耀子女才華的父母,也擔心女兒是為博得掌聲而表演,不過後來知道她為的是唱出歌中意思給台下的婆婆和家長聽,我再沒此憂慮了。」做人有同埋心,甘心樂意地付出,去服侍別人,林太的身教,為建立女兒正確的價值觀,是孩子生命中最寶貴的禮物。
美妙凹凸配搭 夫妻互相欣賞
說起丈夫,林太甜絲絲地描述:「他平時工作好認真,做事全情投入,不過每逢周末日,他一定把時間留給家人。他是我最好的聆聽者,亦是『全力愛』的大義工,特別是財務管理和技術支援兩方面!他同時很了解我的特質和優點。」林太短短數句,道出夫妻相處之重點,就是在於先要懂得欣賞對方!林太形容跟丈夫是美妙的凹凸配搭,她個性重情重義,做事有勇氣幹勁,處事以宏觀角度出發;林生則比較心思細密,處事冷靜有條理。「我還覺得需要先學會欣賞自己,再學會欣賞伴侶,然後再推展開去,欣賞身邊的人和事,這是讓人建立正向思維的第一步,大人或小孩,都該如此。」

正面言詞的力量
林太多次在分享講座與家長講述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方法,原來秘訣在於以正面言詞來溝通,在日常生活中灑上愛之調味料。「妳是媽媽的心肝寶貝」、「妳是家中的小天使」、「妳是我的親生骨肉」,「你今天比昨天又進步了」等等,都是林太常掛口邊跟女兒說的話。林太憶述女兒初小老師的一段說話,至今仍叫她感動不已,老師比喻當時學習能力比同齡孩子較弱的女兒為電子設備,她説:「家蕎暫時只是未夠RAM,有些資訊未LOAD到,有一天她會行5G的,慢慢來,大家繼續努力。」正面的言詞,不單為孩子帶來希望,也使為人父母的,大大加添力量!
訪問過程的後半部分,林太不注的拋出金句,「堅持天天做八寶,身心強健成績好!」這句不得不記下來。八寶是甚麼?可以是父母希望堅持做的事,例如是預習課文、做家課、做運動、練習樂器,甚或做家務等。林太說也不一定是八寶,六寶四寶也可以,家長應以孩子的精神和能力來決定。為孩子建立希望,為他們天天溫柔地說出這希望,給予多點愛和支持,那孩子距離身心強健成績好的日子還遠嗎?
林太最後溫馨提點,各位父母要珍惜與孩子的一段獨特相處時光;年輕人不妨由自己做起,以愛心及行動改變父母。當眾人都不吝嗇地灑灑愛之調味料:家人無條件的愛,只要肯努力就會有希望的正面思維,那大家便真正的活在一個人人願意擁抱生命的關愛城市了。
( 【香港機構領袖的維家故事系列】/ 鳴謝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
(愛麗絲 / 撰文;圖片 / 受訪者提供)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