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國這一年來出現捐精者減少,想懷孕的女性一方面努力「爭奪」庫裏僅剩的精子升,也有成千上萬的女性試圖通過社交平台的網上方式獲得捐贈;加上,美國對於捐精者精子的使用頻率並沒有相關限制,因此出現捐精者有數十後代的情況,甚至透過所謂「自然捐精」服務,造成疾病或子女亂倫的機會率。
據資料顯示一除了無法生育的異性戀夫婦需要捐獻精子之外,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和單身母親的興起使得美國這個市場在過去十年裏,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有精子庫表示,客戶六成是同性戀女性,只有約兩成是異性戀夫婦,剩餘兩成則是單身媽媽。
Facebook群組成為尋求免費精子平台
據《紐約時報》報導,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令捐精者減少,以致供不應求,想懷孕的女性努力「爭奪」庫裏僅剩的精子外;另一方面,成千上萬的女性試圖通過社交平台的網上方式獲得捐贈。Facebook上擁有數萬會員的相關群組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報導又指,為了吸引渴想爭取「優良精子」的婦女,更甚是近年美國有男士竟提供免費上門的所謂通過網上預約與想當媽媽的女性發生關係,令對方以最「自然」的方法懷上身孕。許多批評者譴責稱,這些「自然捐精者」實際上是背着妻子出軌,而且也增加濫交、性病及子女亂倫的幾率。
過去6個月裏,許多人加入了相關的Facebook群組,尋找非正式的「超級捐獻者」。這些人沒有家庭的限制,也不太關注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相關規定,但他們可以提供精子庫無法提供的東西:他們的真實姓名(雖然大多數精子庫在孩子年滿18歲後也會公佈捐贈者身份);更重要的是,這些捐贈通常是免費的。
有尋求捐贈者通過性行為授精
報導又指出,到Facebook群組中尋找捐贈者的婦女往往負擔不起傳統精子庫的費用。大多數捐贈者雖然明確表示,他們只會通過人工授精來進行捐贈;但也有人會通過自然授精或者性行為進行捐贈。這種情況下,除了有違反家庭道德外,雙方的法律風險都會變高,母親有可能會要求捐精者提供子女撫養費,而捐精者也可能想要監護權;甚至嬰兒與母親的健康亦無法保障。
Facebook群組裏也充斥着關於精子庫的負面新聞,例如捐獻者被有意無意地混淆、捐獻者謊報身份等;當然,這都是這些選擇非傳統捐精方式的受捐者們必須承擔的風險。
有名牌大學生為「補貼」費數月內每周捐獻
美國最大的精子庫之一、西雅圖精子庫(Seattle Sperm Bank)的合規主管阿拉德(Angelo Allard)透露,在這一行業很難找到可靠的數據。研究人員根據20世紀80年代收集的數據估算美國每年通過捐獻精子出生的孩子數量在3萬至6萬之間,不過不少業內人士對這個數字持反對意見,認為相關監管的寬鬆導致根本沒有可靠的數據來源。
在美國,雖然捐精必須是出於自願而非强逼,也可提供補貼;但美國生殖醫學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規定補貼不應成為捐贈者的主要動機。對此,阿拉德表示:「我們支付補貼不是為了『購買』精子,因為法律規定我們不能購買或出售人體組織。」他補充說,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筆錢是對捐贈者時間和旅費的補貼。
西雅圖精子庫的合規主管阿拉德指出,很多家庭想要「聰明」的精子,這正是一些大型精子庫建在頂尖大學附近的原因。從斯坦福大學所在的加州帕洛阿爾托到哈佛大學所在的馬薩諸塞州劍橋,都建有大型精子庫。
這些精英大學的男生們被認為是最可靠的捐贈群體之一,而他們自己也覺得4000美元的補貼頗具吸引力。這些捐獻者通常會在幾個月內每周去精子銀行一兩次,以生產出足夠的精子捐給幾十個家庭。
美國教授多次捐精全球擁多達80名子女
「優良的精子」成為受精婦女心儀的對象。綜合報導指美國一名44歲大學教授Ari Nagel過去曾多次捐精,至今在全球育有多達78名子女。據指他的捐精行動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僅要求對方以擁抱、親吻和「終身感激」作為回報。至近期,該男子因擔心罹患性病,把精子放入杯子裏,而非直接跟女子進行性行為去「捐精」,據3月初報導時已有13名婦人接受他的精子並正在懷孕。
目前Ari在全球共育有78名子女,其中約12名孩子是透過直接性行為後所生。除美國境內,Ari的子女更遍及俄羅斯、巴巴多斯(Barbados)、格魯吉亞(Georgia)、非洲、泰國和台灣等地。
(米妮 / 綜合報導;圖片 / 取自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延伸閱讀
The Sperm Kings Have a Problem: Too Much Demand
America’s love of free markets extends to its fertility clin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