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超過一年多,至今仍未平息,各國實施嚴格的封鎖令,衝擊經濟,無數家庭陷入經濟困頓,許多貧困家庭的女孩被迫輟學與結婚,有慈善機構指未來4年內,東南亞與太平洋地區可能有多達25萬名青少女面臨童婚、早婚、強迫婚姻的命運。
出嫁女孩的責任是當妻子及母親
澳洲國際培幼會執行長萊格娜(Susanne Legena)對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童婚的核心被認為女童是經濟負擔。女孩結婚後就被視為成年人,她們通常會停止接受教育。家人認為這些結婚的女童「職責就是當妻子與母親。」
國際非政府慈善組織「澳洲國際培幼會」(Plan International Australia)透過網上調查、線上訪問及工作坊調查10個東南亞國家與太平洋國家的450名青少女,她們的年紀介於15歲至19歲。該機構3月16日發佈了最新調查報告,內容強調中等教育對女孩非常重要,但這些國家的女童被家中成員視為經濟負擔,如今的艱困時期阻礙了一整代人的進步。
早婚女孩受生命與健康威脅
該報告也詳細說明東南亞國家與太平洋國家早婚與強迫婚姻造成風險增加與長期影響。該報告指出:被迫早婚的女孩更容易經歷貧困、暴力、早孕,這對她們的生命與健康造成威脅。
國際培幼會表示,去年上半年印尼未成年人申請結婚的案件數目,超過2012年全年申請數量的2.5倍,去年印尼約有3萬3千名女孩結婚。去年6月與7月,印度的「兒童求助熱線」關於早婚的求助電話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17%,而印度童婚增加的原因不僅是疫情對家庭收入的經濟影響,也是因為維持社交距離的規定讓人們更能接受舉行更小規模且更便宜的婚禮。
國際培幼會先前的報告調查了1200名15歲至24歲的女性,幾乎達半數表示擔心自己無法重返校園。萊格娜說,輟學會讓女孩的性與生殖健康教育中斷,而且那些輟學的女孩較不可能確保自己的女兒未來能完成學業。萊格娜表示,我們絕對不能因為疫情而失去一整代的女孩。
萊格娜說,接受採訪的女孩「絕大多數」都想留在學校繼續讀書,「女孩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其價值」。萊格娜說,女孩被允許留在學校讀書的話,她們的家人通常也會受到教育,父母往往會知道女兒的能力超出他們的預期。
疫下60%女孩感到焦慮或壓力大
萊格娜說,學校可以是提供保護的環境,教師可以成為女孩的榜樣,營養計劃可以提供更高的糧食質素,同伴也可以提供「非正式教育」。
疫情也對年輕女拉的心理健康造成顯著影響,6成受訪的太平洋地區女孩表示,她們表示,有時、經常或總是因為新冠肺炎而感到焦慮或壓力重重,其中8成表示疫情讓她們感到孤單。
(米妮 / 綜合報導;圖片 / 取自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延伸閱讀
Pandemic forcing girls in south-east Asia and Pacific out of school and into marriage –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