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初長成是婚姻殺手】首胎生女兒的夫妻比較容易離婚?學者指關鍵不在性別而在年齡

第一胎子女的性別,竟會影響一段婚姻?1980年代後的好幾項研究均指出,夫妻的頭胎若生下女兒,會提高兩人最終仳離的可能性,也確立了「生女兒更容易離婚」的理論。不過近月有一份學術研究卻破解了這個迷思。

刊登於英國《經濟學雜誌》的一篇最新研究,讓「重男輕女」給出與過往不同的解釋。這份研究由澳洲墨爾本大學的卡巴泰克(Jan Kabatek)與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 State University)的里巴爾(David Ribar)共同撰寫,並對荷蘭、美國兩國的數據進行分析。

硏究指女兒到逹青春期才是影響因素

雖然無論在美國或荷蘭,夫妻第一胎若生下女兒,離婚率確實較生下兒子的夫婦為高,但兩人發現,女兒的年齡而非性別本身,才是影響父母離婚率的關鍵因素:惟有女兒在10多歲的年齡階段,夫妻的離婚風險才會明顯增加。

以荷蘭為例,第一胎生下兒子的夫妻,當兩人長子在18歲時已離婚的比例為20.12%,相較之下,育有女兒的夫婦離婚的比例略高,有20.48%,但兩者的差距其實不到2%。

青春期少女令父母較易生衝突

不過,在子女13歲至18歲的年齡段之間,育有女兒的夫婦離婚風險平均較生兒子的夫婦高出5%,這個比例在長子/長女15歲時相差最懸殊;生女兒的離婚風險高出9%,而美國的數據甚至是荷蘭的兩倍。

研究同時也表明,在子女年滿12歲前,離婚風險幾乎不因其性別有所差異,卡巴泰克強調,若照過往的解釋,父親會因為偏好兒子而選擇離婚,「他們肯定不會過了13年才這麼做。」

卡巴泰克認為,離婚風險因子女年齡增長而產生性別差異,只代表一件事,就是比起育有青少年的家庭,撫養青春期的女兒的夫妻更容易發生衝突。

多姊妹的丈夫有免疫效果

過往研究曾指出,在敏感、動盪的青春期,少女與父親之間的關係尤其緊張,夫妻也容易因子女的穿着、交往對象等問題產生爭執,而這可能牽涉到兩人在性別角色上的觀點差異。

不過,兩人的研究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在有姊妹的家庭中長大的丈夫,子女性別對離婚風險幾乎沒有影響;《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或許這些男性曾或多或少從姊妹的角度看待事情,從而對於婚姻中的「女兒風險」有免疫效果。

(米妮 / 綜合報導;圖片 / 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延伸閱讀

Parents of daughters are more likely to divorce than those with sons

Parents of teenage daughters ‘more likely to get divorced’

Do teenage daughters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their parents divorcing?

Daughters and Divorce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