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聞 by 編輯部2020-10-0608:06:002020-10-08 Home therapy 90後創辦人:斷捨離是人生RESET BUTTON 收納,對於蝸居斗室的香港人而言,是一項必須技能。當「斷捨離」文化從日本傳來,更提升了收納的意義。Home Therapy創辦人Sharon Lam謂,「斷捨離」是一個心靈治療的過程,「唔開心的人,試一試把房間收拾好,也許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棄分析師工作 創「斷捨離」事業 本為數據分析師的Sharon,一次到東京公幹,接觸到「斷捨離」文化,深受影響,「我從東京回家當晚已馬上收拾自己的房間,丟掉八成的東西。」 SHARON,一次到東京公幹後,深受「斷難捨」文化影響,「從東京回家當晚已馬上收拾自己的房間,丟掉八成的東西。」 及後Sharon甚至考取日本收納檢定協會的專業驗證,毅然辭去月入3萬的分析師工作,並在去年8月創立Home Therapy,提供諮詢及上門收納服務,教人學會「斷捨離」。公司官網首頁便寫着:「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 SHARON指收納過程由4小時到7日不等,視乎收拾面積,小至一個衣櫃,大至整間屋也有。 不開心的人,試一試把房間收拾好,也許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Sharon現建立了一個7人團隊,但據她所知已是目前本港提供「斷捨離」服務的,最大的機構。 她指收納過程由4小時到7日不等,視乎收拾面積,小至一個衣櫃,大至整間屋也有。首兩小時屋主需要參與,之後交由團隊負責。「有次接一個預約,到他家才發現,連主人房都沒位訓,老公要出廳訓。」Sharon指許多人忽略家居整潔對生活的影響,至少在這次例子中已明顯影響了夫婦相處。 「你只須留下你會用的」 總結收納原則,Sharon就說:只留下用的。 總結收納原則,只留下用的。 因此當日Sharon從東京回港,清掉自己房間八成的東西時,她也直認最難下手是一些有紀念價值的東西,諸如朋友親筆寫給她的生日卡、禮物等,但最後她都是用照片傳檔,而放棄了僅有紀念性而不具實用性的物品。 顧客若不願丟掉紀念品怎辦? Sharon笑指每個人有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她自己經歷了一段時間消化,才到今天實行極簡主義,但她不認為每個人也需要如此執行。一般在首次使用服務,能丟掉三成沒實用價值的東西已不錯,而且多會從比較容易有共識的開始,例如已破洞、不再適合風格的衣服、姊妹裙等,而不會從具紀念價值的東西開始丟。 但不少客戶在服務後都告訴她,非常享受現在家居的環境,原來一個整潔的空間會為人帶來一種心靈平靜。曾有顧客告訴她,完成服務後,顧客光是坐在地板上欣賞整潔的空間已感寬慰平靜。 「而且大眾對『丟棄』的概念也不全面,其實我們放棄的物品,有時是可以轉手寄賣,給其他有需要的人,並不是浪費掉。」Sharon補充道。 「斷捨離」是人生重啟按鈕 Sharon指「斷捨離」文化目前對香港而言仍是教育階段,「就像從前大家不覺得需要專業陪月,自己可『搞掂』,但現在慢慢都成為必須。」收納服務也在起初可能也被混淆為「鐘點清潔」之類,但隨着公眾認知,Sharon相信會有不同。 「『斷捨離』係人生一個reset button。」Sharon指許多人在失戀、親人離世離世等大打擊中,其實需要一個「重新開始」的契機,「斷捨離」就是那個按鈕。 我們放棄的物品,可以給其他有需要的人,並不是浪費掉。 「斷捨離」文化由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倡,鼓勵「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日本整理專家近藤麻理惠井著有《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大力推廣「斷捨離」概念。 (盧珺鈺/採訪報導;圖片 / 受訪者提供)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分享此文:Tweet列印在 Tumblr 上分享WhatsApp電子郵件請按讚:喜歡 正在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