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家人】Netflix《極簡主義》:鼓起勇氣「大掃除」

每年的「大掃除」是你最頭痛的日子嗎?一年間買了很多東西,有些是別人送、有些是大特價時買的衣物、有些是記念品……推積如山,接近九成的物件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最後沒有清除,留在下一年的大掃除再處理。若你是如此,你就要看這套紀錄片。

Netflix的一個紀錄片《極簡主義 — 紀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Minimalism: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Important Things) 特別紀錄了兩個美國人 Joshua Fields Millburn 及 Ryan Nicodemus如何過極簡生活,而且在社會倡導這種生活,引起部份人跟從他們這種生活方式。他們曾是中產人士,坦言昔日常常以消費換取心靈的慰藉,但最後發現真正的快樂和對他們最重要,就是體驗生活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

瘋狂掃貨

紀錄片中有一幕令我很深刻,就是大特價的招牌和店舖門外大排長龍的畫面,一開門就搶閘瘋狂掃貨。這不是西方獨有。在香港,Black Friday 2020大優惠、淘寶「 雙11 」優惠攻略及聖誕優惠等,我們對此都不感陌生,成為我們對節日的新定義--購物(或「血拼」一詞更貼切)。我們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街上充斥廣告牌,目的就是為我們創造無限慾望,然後無限消費,推動社會向前發展。但近年愈來愈多人反思這個現象,甚至提倡極簡主義,成為了新的潮流。日本的無印也提倡這種生活。

或許你不是購物狂,但這紀錄片也有不少地方可以啟發我們,例如當中的幾句:
「我們生命中花了很多時間尋找,卻徒勞無功。我們執迷於尋找,反讓自己更憂慮。」
「很大的家也沒有用,大部份人只會用40%的空間」
「事實上我們不會想念大部份將失去的事物」

快速時尚與廣告

另外有兩個畫面最令我深刻。第一是一個時裝從業員說以前的時尚業只有四季,但今天的快速時尚(fast fashion)卻有五十二季,一個星期就要買新衣服才追趕得上潮流,時裝店每周都要把貨品下架,把新的貨品上架。難怪不少人衣櫃裡的衣服有大部份都是未穿過,或是等待自己身材好的時候才穿。第二,以前即使是賣兒童產品的廣告都是針對母親,但今天這些的廣告的對象是兒童。因此在今天的家庭,子女對父母最常說句子不是「我愛你」,而是「我要買」。我們每天看超過5000個廣告,我們自出生開始,就被教導應有的生活是如何。

延伸閱讀:HOME THERAPY 90後創辦人:斷捨離是人生RESET BUTTON

曾有人說過,我們捨不得丟棄家中的物件,都是因為兩個原因:有紀念價值或將來會用。其實反映我們活在過去和將來多過活在今天,反而忽略了今天的需要。今天的社會為我們不斷製造額外及不需要的慾望,把想要成為需要,以致我們比以前更容易不滿足。但當我們把外間強加我們的慾望斷捨離,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就會更知道自己想做甚麼和有何目標,存在感更高。或許有些極簡主義者仍然會購物,但他們更清楚知道自己需要甚麼而買,不是因為某個廣告而買。當我們的家中更簡潔時,我們的心情也會舒暢開心很多。即將大掃除,希望大家有勇氣斷捨離,對自己更好。

(相片來源:《極簡主義》網上截圖

【亂世家人】《金錢帝國》:只有付出的愛

【亂世家人】暖心聖誕電影推介:再見聖誕夜(JUST ANOTHER CHRISTMAS)

【亂世家人】THE ROOM(抖室):讓監獄化為樂園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One thought on “【亂世家人】Netflix《極簡主義》:鼓起勇氣「大掃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