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 2018年推出「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逾3,000名合資格市民參加檢查,當中逾7成參加者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有屬於癌前病變的腺瘤或後期腺瘤,更有十人被確診大腸癌,有15人患有乳癌及37人患有前列腺癌。

左起: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結直腸外科組教授吳兆文教授、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醫生、經計劃發現患早期乳癌患者謝女士、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主任沈祖堯教授、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先生、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黃仰山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教授吳志輝教授。
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早期發現
截至2020年8月18日,計劃已為3,446名合資格市民提供多樣癌症及代謝綜合症篩查服務,當中便有3,018名 (接近九成) 的參加者為超重或中央肥胖。部分參加者因曾有相關病徵或因身體狀況問題,只能接受其中一項癌症篩查。今日 (28/9) 公布癌症篩查早期結果總括如下︰
大腸癌
適合大腸癌篩查人士為3,230人,當中有367人大便隱血測試呈陽性並轉介作大腸鏡檢查。於347份大腸鏡報告中,有151人被發現有大腸腺瘤、95人有後期腺瘤,更有十人患上大腸癌。腺瘤及後期腺瘤均為癌前病變,若未能及時發現,有機會演變成大腸癌。

前列腺癌
適合前列腺癌篩查男士為1,516人,當中98人的前列腺特異抗原測試/健康指數呈陽性,獲轉介作前列腺超聲波檢查及抽取活組織化驗。在91份化驗報告當中,證實有37名男士患上前列腺癌。

乳癌
適合乳癌篩查女士人數為1,846人,當中45人乳房X光造影檢查呈陽性,獲轉介作乳房超聲波及抽取活組織化驗。在41份化驗報告當中,有15人確診患上乳癌。

香港15歲以上人口中 近3分之1屬肥胖
根據衞生署的人口健康調查,在15至84歲的本港人口中,有29.9%屬於肥胖,以及有20.1%屬於超重。肥胖最常見於65至84歲的女性和45至54歲的男性。而對香港華裔成年人來說,身高體重指標(BMI)達23 kg/m2至少於25 kg/m2即屬超重,若達至25 kg/m2或以上便屬於肥胖。文獻反映,超重及肥胖與某些癌症均存在關連。下表列出肥胖增加患大腸癌、乳癌及前列腺癌風險的數據:


香港最新公布癌症數字 大腸癌、乳癌及前列腺癌均列十大常見癌症
醫院管理局公布的2017年十大常見癌症數字當中,大腸癌的發病數字為5,635宗,連續五年高踞最常見癌症的第一位;乳癌則自1994年起,繼續成為女士十大癌症的首位,有4,373宗;前列腺癌的發病數字為2,240宗,排名第四,更是由2016年至2017年眾多癌症中升幅最大的癌症,達至17.2%。
有見本港肥胖和癌症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希望從超重及肥胖的人士當中,找出其與大腸癌、乳癌及前列腺癌的關連。
中大是項計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逾3,500萬港元支持,為期五年,目標招募一萬名介乎40至75歲、未有癌症病徵的香港居民參與篩查研究。男性參加者會進行大腸癌及前列腺癌篩查;女性則進行大腸癌及乳癌篩查。
持續招募
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主任、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表示︰「本計劃的招募一直持續,大家除齊心關注新冠病毒疫情外,亦應齊心將癌症防患於未然。我們希望符合參與本計劃年齡的人士多關注自身腸道的健康及超重和肥胖的問題。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終有一日會減退,但癌症及體重控制的問題卻會依舊存在於我們的社區。」

中大癌症篩查發現大腸癌癌前病變 超重及肥胖增加患癌風險 有 “ 2 則迴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