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保護孩子 給他們看真的《多啦A夢》

家傳戶曉的卡通片多啦A夢(前名為《叮噹》),除了早幾年其故事結局遭到惡搞之後,近月有兩則消息,令不少人童年夢碎。第一則為內地有作者為故事二創,加入變態恐同情節,笑言是「多啦AV夢」;其二為近日警方一次新聞發佈會稱,有販毒人士描繪故事角色有吸食大麻,用以在網上建立大麻不是毒品的形象,方便他們將之銷售予青少年圖利。

二創動漫角色,加入古怪劇情,素常都有,不足為奇。早兩年就有小豬佩奇和冰雪奇緣中的角色被惡搞,變成暴力狂魔,傷害故事中的其他角色。將男男的角色變成同性戀,更是「同人」文化的其中重點,角色之間的友情和身體接觸被不斷放大,自行在腦袋中幻想新的劇情,並寫成故事。這些本來屬於小眾的文化產品,近年因着互聯網容易接觸,分享又方便,就容易像傳染病一樣散播開去。

習慣在網絡世界看盡古怪事的人,看到這些搞笑二創,通常一笑置之,頂多與好友分享。不過有些人也坦言這些重口味的內容,毀了故事的人物設定,傷害他們童年回憶,也的確會很心傷。我們特別關注,年紀愈小的人看到這些內容,多少弱小心靈會受影響。互聯網雖發達,但對資訊的分類的技術未有跟上,孩子們去串流平台,資訊沒有想像般有系統地自動分類,於是一堆不良資訊,不論是暴力、色情、或者不同類型的置入式廣告,均肆無忌憚地進入孩子的世界。

特別在疫情其間,孩子沒有機會外出,如果家長未有系統地安排有趣有教育的資訊給他們看,孩子拿着手機、平板等工具上網,去的就是這些串流平台,而不再是往日的免費頻道。當他們不斷收看這些大人看來無傷大雅,但實質上會影響孩子成長的資訊時,家長們是否也應該開始問問這些平台是否安全可靠?沒有人想要孩子學壞,才去問誰教壞他,原來學壞的地方,就是每天在看着的平板電腦中的串流平台。

平台沒有自我監管,家長也只能自行着緊一點,網絡上有不少有益的平台,有收費的,有免費,要看書、聽有聲書,可以直接到香港圖書館的數碼典藏,有很多有益的可以看。收費平台本地和外地也有很多適合兒童的短片、故事可以看。除了廣東話的素材比較少之外,也沒有甚麼可以投訴的了,本網在疫情初期曾推介一系列的好網站給家長,今日用心良苦的再說一次:平台真要挑一挑,如果一些東西,大人看了也內心不舒服,孩子看了對他們的心性發展影響可能就更大了。

如果真有點害怕,倒不退而求其次,買正版的動漫給他們看,或者租一個串流平台,用兒童模式,給他們看適合他們看的動畫,如此即使也是看卡通片,至少我們知道他們在看甚麼,也知道他們看的東西,至少仍然符合他們的年齡,那些故事是價值觀健康,不傷害孩子心靈。讓《多啦A夢》那幾個可愛的角色,長留在孩子心中。

(林育昌 / 撰文)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延伸閱讀

【留家抗疫】令你和孩子都不想外出的網上文娛資源

【孩子放假做乜好】停課不停學 網上平台寓電玩於學習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