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聞 by 編輯部2020-07-1610:46:442020-07-20 【共融社會】心理學家:亞氏保加非疾病 尊重個人特質 亞氏保加症(Asperger’s Disorder)此一陌生的醫學用語,近年成本港熱議。 亞氏保加症是一種因腦部功能異常而引致的發展障礙,患者智力正常但行為各異。因近月本港電視劇中患有亞氏保加症的醫生一角,一度引發大眾熱烈討論。及後於上周法院審結一宗大埔公路九巴奪命車禍,涉事九巴車長被判入獄14年並終身停牌。在辯方求情下,亦透露車長實為亞氏保加症患者。 究竟亞氏保加症患者該如何融入社會? 非病症 乃發展障礙 九巴車禍一案案情指出,涉案九巴車長於前年接載86名乘客由沙田馬場駛往大埔中心期間,有乘客責罵車長遲到脫班,後車長突然於大埔公路加速並一直沒有煞掣,終導致車身向左翻側在行人路,釀成19名乘客死亡,另有19名乘客嚴重受傷。 辯方求情指車長自12歲確診亞氏保加症,不懂處理社交問題,亦不懂接納別人批評,始釀慘劇。案件引發網民討論,質疑是否該讓患亞氏保加症者擔任車長。 教育心理學家翁偉傑稱,亞氏保加症並非一種疾病,而是患者心理發展上的障礙,引至他於社交、控制情緒方面較差,造成生活不便。他指患者的確較容易嬲怒,不懂面對指責,因而才會釀成上述九巴車禍。但亞氏保加症患者智力一般在中等或以上水平,記憶力、邏輯思維強,很適合研究型、技術型的工作,甚至會比常人更出色。 職場包容配合 翁偉傑建議政府應大力推廣關於亞氏保加症的公共教育,他形容現時近乎「零」。 長大成人的患者在職場中,因社交障礙而難以合群,最極端釀成上述意外。「即使不是發生意外,若職場環境無法配合,同事、老闆難以與患者相處,最終也是影響工作效率,是老闆的損失。」故翁偉傑認為僱主該投放更多資源在培訓員工對亞氏保加的認知,以及在與患者相處上有何技巧。 他強調患者不需要任何「優待」,而是需要被了解其行為模式的特質,尊重人與人間的差異。 及早介入是最好方案 然而翁偉傑認「及早介入」始終才是最佳方案。他指患者於2歲左右已有明顯徵狀,家長可安排評估,例如: 1. 不喜歡與人互動;2. 出現重覆行為;3. 對環境變化出現抗拒等。 若及早發現並介入,家長可以合理期望及合適的方式教育孩子,社交認知方面可有明顯進步。現時政府健康院,或私人執業心理學家、非牟利機構等亦有提供評估服務。 兒童評估服務 現於衛生署核下各智力測驗中心均為兒童提供智力檢查服務,除此以外下列非牟利機構或私人機構亦提供評估服務: 協康會青蔥計劃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創智薈——兒童潛能發展中心Let’s Talk邁步兒童發展中心扶康會耀能兒童發展服務香港浸信會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中心樂天教室兒童成長發展中心明愛全人發展培訓中心領思兒童發展中心聖雅各福群會樂寧兒童發展中心助展會有限公司優質治療及教育中心欣培發展及治療中心 (盧珺鈺/採訪報導;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分享此文:Tweet列印在 Tumblr 上分享WhatsApp電子郵件請按讚:喜歡 正在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