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昨日(4月15日)正式確定,除非疫情有變,中學DSE文憑試將如期4月24日開考,現在距離開考尚餘一星期。應屆DSE考生在溫習、疫情,和未明朗的考期,三重壓力下受盡煎熬。這是香港歷史上,繼2003年沙士之後,考生再次迎戰疫症,且17年後的今天,挑戰更為巨大。
“麥麗敏——應屆DSE考生,和畢珮瑩——當年沙士會考生,二人分別細訴疫症下的應試心境。”
應屆DSE考生麥麗敏: 考試延期陷「崩潰」
考評局於3月21日宣布,2020年文憑試筆試因應疫情,將延期至4月24日開考,而中英文口試直接取消。
麥麗敏回憶接到朋友傳來的消息時,馬上從手機上查看相關新聞,並盯着新聞消息久久不能言語。她形容當下心情極度混亂,雖然理性上明白延期的必須,但腦袋中不斷蹦出的就是徹底被打亂的溫習時間表。
有說延期讓考生多22日溫習,但麥麗敏卻道出苦況:「溫習時間是多了,但考試科目順序改變,原來的溫習時間表亂了套,而且本來科與科之間相隔七天,現最接近的兩科考試相距只有三天。」
號稱「一試定生死」的DSE,她直言若最後無法如期開考,甚至宣布取消,她必陷入「崩潰」。
當年沙士會考生麥麗敏: 當年一試定生死 17年後風輕雲淡
17年前的今天,跟麥麗敏差不多心境的畢珮瑩,今天已投身航空業,成為讓人充滿憧憬的空中服務員。當年畢珮瑩在沙士的衝擊下,考取16分的會考成績,至少還能原校升讀預科。
但當年的她也異常緊張,恐怕影響表現,早早研讀學友社提供的升學策略,預備若不能原校升讀時的後備方案。「若果不是有今年的事(新冠肺炎令文憑試改期),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最不幸的一屆公開試考生。」當年人人要戴着口罩考試,她第一個反應便是口試表現一定受影響。

「不過至少當時還有N95和外科口罩任我選,落街買枝筆都可以花一個口罩,而且疫情快來快去,從未有影響過考期。」畢珮瑩邊說邊同情着應屆DSE考生,忙溫書之餘還擔心着開考夠不夠口罩。
她形容現在氣氛緊張很多,「當年明明每天都有人死(於沙士),但我們好像覺得戴了口罩就一定沒事,哪有現在什麼隱形患者的憂慮。」然而畢珮瑩仍勉勵應屆考生:「DSE只是人生其中一個考試,升學途徑還多着,而且所有考生都面對同一個處境,沒有任何人會佔優,盡力便好。」
麥麗敏ZOOM的日子 VS 畢珮瑩ICQ的日子
自疫情爆發後,一為溫習,二為避疫,麥麗敏指自己完全沒有外出,日常生活也變得非常單純,除了線上上課就是自己溫習,偶爾真需要支持,也只是跟同學在ZOOM相見。遺憾的就是停課突如其來,所有關於last day的計劃都成泡影,目前跟同學們還未有相聚之期。

因為停課而失去了最後在校「操卷」機會,她最擔心影響考試表現。沒有老師可以面授考試技巧或協助溫書,惟有自行網上研讀歷屆考獲最高成績「5**」的試卷,和買雞精書「自救」。
所幸網絡發達,自學資源充足,畢珮瑩回憶當年溫習可沒那麼多網上資源,在還是撥號上網、ICQ的年代,想跟同學隔空見面打氣也不是那麼容易。她還清楚記得用ICQ關心外地朋友的抗疫狀況,並與同學討論4月2日的報章頭條,該是巨星張國榮跳樓自殺,還是民眾「瘋搶」超市物資。
「不過我們至少在last day後才宣布停課,他們(應屆考生)連last day都沒了。」畢珮瑩還是為應屆考生概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