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漢肺炎全球爆發,口罩荒愈鬧愈嚴重,各界人士奮力解決,有學者研發可自製兼循環使用的口罩,有商家購入口罩機本地製造口罩,亦有一群無名義工,在默默搜集市民愛心捐贈口罩,轉贈有需要的人,解決燃眉之急。
其中一位參與義工Terrence指,整個活動完全是他與幾個朋友自發,大致於二月初開始,因為眼見不少人在缺口罩的恐慌中,於是開始在Facebook等私人社交平台尋找需要援手的人,然後再透過個人人脈網絡搜集捐贈者的口罩,最後親自送口罩,確保能交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自己有多少口罩才敢捐贈予人?
Terrence認為「夠」是一主觀的概念,「在進行這活動期間,我曾見過有人只剩10個口罩,他還是覺得『我夠呀!你比其他人!』,我也見過已經擁有3、4盒口罩的人還是覺得不夠。」他又指當他第一次看見有人有需要,他獻出十多個口罩,但其實他當時也只有60幾個,一家幾口只夠兩星期左右用,算不算夠呢?
他認為今天的恐慌,因為「不信任」。不信任政府能處理疫情是其一,其二是不信別人會伸出援手,是以要囤積數個月的口罩量才安心。
「安全感不是擁有愈多口罩就愈高,我是在行動中累積對人的信任和安全感,我今天願意捐出我有的,又見到好多人都樂意捐贈,那我就容易相信,當我真的沒有了,會幫我的人還是很多,所以今天我就樂意贈予他人。」
他認為只要每人都信任有困難時可以求助,不再囤積口罩,供應就可恢復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