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展會是本港最歷史悠久的大型露天展覽會,今年已是第54屆,而第一屆工展會則早在1938年舉辦。今年市道唱淡,參展商人數下跌,但仍有長期參展超過10年的商戶表示會堅持參與,因為這是一份超越80年的「香港人嘅展覽會」情意結。
工展會源於抵制日貨?
工展會的目的,就是宣揚香港產品,推動香港工業發展,由中華廠商會創辦。1938年開始後,曾因香港淪陷停辦10年,到七十年代因場地問題再度停辦,於1994年復辦,亦改過不同活動名稱,如「中國貨品展覽會」、「香港華資工業出品展覽會」,最後定名「香港工業出品展覽會」,簡稱「工展會」。
至於工展會的起源眾說紛紜,坊間有指因當年日本侵華前,反日愛國情緒高漲,國人以國貨抵制日本貨,因此為了宣傳愛國訊息便籌備第一屆工展會。而主辦單位的說法則是,由於1930年代內地徵收高額關稅,港商遂開拓南洋市場,其後港貨在南洋大受歡迎,便在業界人士普遍響應下,舉辦工展會的前身——「國貨展覽會」(國展會)。


由購物到娛樂節目
工展會至今第54屆,仍然無改貼近民生需要的特色,是以不少市民都會趁工展會大手購入特價家常用品,門票收費也非常便宜($8/位)也成為一眾長者熱衷的節目。

除了購物,工展會另一大特色活動便是工展小姐。工展小姐雖為選美活動,但當初舉辦是為了讓大眾關注女性在工業界所擔當的角色、吸引女性投身工業之故,所以一開始評審工展小姐的標準,並非只以外貌為準,亦包括其服務質素。但後來「選美」意味愈加濃厚,部分得獎工展小姐甚至會加入娛樂圈,成為藝人,例如最為人熟知的首屆季軍馮亦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