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政府任期內的預算案,焦點往往只側重於「派糖」等一次性措施。有團體認為當前市民對政府政策規劃及施政嚴重不滿;並希望政府於當前政治危機下,能透過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展現「勇於承擔,從善如流」的政治決心,檢討「在職家庭津貼」及「全額學生資助計劃」等政策。
關注社會開支聯席6名成員周六 ((23日) 到政府總部外請願,向政府表達對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的意見。聯席認為,現時的社會問題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積壓多年的惡果,本屆政府的多份預算案的焦點往往只側重「派糖」等一次性措施,對基層市民雖聊勝於無,但明顯未能從根源解決問題,促請政府按不同經濟狀況,分配相應的公共財政資源,為基層提供不同方面的紓困措施。
聯席促請政府按不同經濟狀況,分配相應的公共財政資源,為基層提供不同方面的紓困措施。
關注社會開支聯席認為,「在職家庭津貼」在推出以來千瘡百孔,申請數字遠遜預期,民間一直要求政府盡快改善政策。以兒童之最佳利益為優先考慮的角度下,在職家庭津貼的兒童津貼不應與工時掛勾,以確保基層兒童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聯席並促請研究低收入家庭開支狀況,制定合適金額,同時進行一年一檢。因此應先研究低收入家庭開支狀況,再釐定一個較合理的補助金額,同時設立金額調整機制,一年一檢,才能更貼合低收入家庭的需要。
聯席要求當局,整合學生資助制度及在職家庭津貼門檻和申請程序,為基層學生發放兒童津貼。他們認為不但可以減省兩個津貼的申請程序,並能為正領取學生資助;但沒有領取職津兒童津貼的學生提供相應支援。
此外,聯席促請政府必須立即檢討整個綜援制度,重設成人及兒童的各項補助金及特別津貼、檢討租金津貼機制、撤回收緊長者綜援資格及增設新生嬰兒補助金、陪診津貼。
(絲敏 / 報導;圖片 / 團體提供)
正確資訊 ● 理性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