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一個全職媽媽要重返職場,但又想有彈性的工作時間,這樣子會離地嗎?全職媽媽會否萌生創業的念頭嗎?究竟如何發掘創業機會及方向?網上生意是王道?又如何由零開始呢?資金、時間、宣傳等,怎樣計劃? 這些一連串的問題令記者想到要走訪「香港創業媽媽」創辦人王茵媚 (Lena Wong) 。
「香港創業媽媽」(Hong Kong Momtrepreneurs) 是一個非牟利組織,去年才成立。創辦人Lena擁有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兒,分別6歲及4歲;一個愛家庭而又讓妻子有自由選擇的好丈夫、好爸爸。如果要了解這個組織的開始及運作,不得不要知道Lena這位媽媽背後令人動容的故事。
大女兒是重返職場轉捩點
「我在12歲那年,一家人跟隨父母到溫哥華移民。爸爸是一句英文也不會說,但為着家人的好處,毅然放棄香港一切,帶着我們三兄弟姊妹去加拿大,這是我尊敬及佩服爸爸的地方。家人的關係也是傳承今天我教導兩個女兒的方式。」Lena說到兩個女兒,雙眼不禁流着愛的笑意。那麼是否女兒的力量,促使Lena由一個全職媽媽、決定重返職場甚至要成立一個組織去幫助有這些想法的媽媽呢?
「這幾年來,我雖做全職媽咪,也有做些義務工作,那次我幫手搞了一個大型會議,而這個會議成為日後我要重返職場的轉捩點。」Lena幫記者抽出背後重要的絲絮。原來一切由Lena大女兒的一幅畫作開始。
「未移民前,爸爸是開製造鐵閘的工場,我和哥哥自小在工場看着爸爸辛勞工作;那時我漸漸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多勞多得』。可能是受爸爸影響,也習慣帶着女兒看我的『工作』地方。當日丈夫帶着女兒來到會場,因為我要負責站在台上講話,又穿上漂亮的衣服,這形象與女兒平時看慣的有所不同;大女兒當時表現很雀躍。她不是一個善於表達自己感情的孩子,但當完了會議後,她不理一切,立刻跑上台前擁抱我。」Lena說起此事,聲線也有些抖動,因為腦海中的記憶非常深刻。

媽媽只管買東西負責屋企雜務
Lena未做全職媽媽前,是從事財務管理工作,擁有「特許財務分析師」資格。Lena笑嘲,這麽「專業」的媽媽,在女兒平常眼中是一個只會「買東西、負責屋企瑣碎雜務」的人;所以當日女兒覺得媽媽在會議上很特別,很重要的樣子。
「晚上回到家裏,兩個女兒已經睡了;走進睡房,看到枕頭上擺放着一幅圖畫,畫上正是我在會議台上講話的一刻,穿着紫藍色的長裙,很漂亮的樣子。我望着這幅畫時,忍不住流下眼淚,剎那間我意識到,不到6歲的大女兒,送上這畫的一刻,是表示以我為榮啊!」Lena說到這裏淚盈雙睫,淚水已禁不住掉下來。做全職媽咪的工作應該要結束了。Lena是這樣想,從那時開始,她需要積極計劃重返職場了。
Lena細談過去,當先後誕下兩名女兒,都是自己一手一腳揍大她們;去年大女兒準備唸小一,雖然二女仍小需要多些照顧,相對她已經可以騰出時間,投身一些有彈性的工作,她認為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年Lena在加拿大唸完大學後,選擇單獨一人回流香港。25歲那年結婚,30歳想有小孩時,試過做人工受孕,就是始終不成功,受盡精神壓力。Lena談到她想有小孩的過程,「人生不是你想要有便有。」她哽咽地說起這件事,箇中苦楚處真不足為外人道。5年間,Lena幾經波折,終於誕下大女兒。摟着初生的女兒那一刻,她已下定決心由一個事業女强人,轉身為全職媽媽了。
從來沒後悔做全職媽媽
「我從來沒有後悔做一個全職媽咪,我可以看着兩個女兒由出生以至可以駁咀駁舌,這是非常寶貴的經驗,那是賺多少錢也彌補不了,但全職媽媽可以有第二階段,我現在步入第二階段。」Lena不但身體力行,並以義務性質,幫助一些有需要的媽媽。她說,她除開創自己的事業,經營一間顧問公司外,並創辦「香港創業媽媽」,希望幫到一些想重返職場的媽媽。
Lena坦承由於組織仍然是草創期,付費會員只得20多位,但她希望透過不同的形式,例如工作坊、講座及賣物會等,招募更多媽媽去闖屬於自己的事業;如果有媽媽希望藉創業來重返職場,他們也樂意「教路」。
「我們還游說一些僱主提供一些『友善家庭』的員工措施,例如讓員工可以彈性取得幾小時的事假,作為陪伴長輩看醫生或照顧家庭成員等,再用延長工時或在家完成作替代;這些措施令在職婦女獲得有得『㨂』的機會,也是有助全職媽重返職場。」Lena認為事在人為。全職媽媽可以有屬於她們更多的選擇,生活也並非如此不可!

(絲敏/採訪報導;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