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著名律師來港 鼓勵港人捍衞孩子擁有父母之權利

日前英國因為捍衞宗教自由而聞名的律師保羅。戴蒙德(Paul Diamond)受邀來港,分享英國因同志運動引發一連串損害宗教自由的案件,並以自身經驗勉勵港人以婚姻保護兒童。

保護家庭 保護孩子

戴蒙德在分享之初以「Save our children(拯救我們的孩子)」開場,指出性權運動對婚姻制度的威脅最終影響孩子。他鼓勵香港人「你應該要去了解現在發生甚麼事」,因為世界改變可以來得很快,包括孩童在學校已有機會接受關於同性戀、多元婚姻等的教育,甚在批核同志的領養案上,法官一句「兒童需要爸爸媽媽」也被指為不寬容。

他在會上又指其實中歐、東歐國家如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等,均有保障一男一女婚制的憲法。他認為若政府沒保護家庭的方向,孩子成長就更易脫離婚姻的保護,更指出「孩子擁有家庭,家庭擁有孩子,這是一體兩面的權利。」

捍衞婚姻 承受輿論

他表示因全球文化把推動性權運動與「民主」、「人權」劃上等號,相反「基督教」被予以「保守」、「歧視」的形象,故過去捍衞孩子與原生父母權利是一個困難重重的工作,要承受社會輿論。

他強調任何形式的歧視都不應存在,「如果有人因為他的性傾向而受歧視或欺凌,要立即制止,但我們(基督徒)仍有自由去告訴他人這(同性戀)不是最好的生活模式。」 他引用Lord Carey去肯定宗教自由的重要:「若基督徒對性倫理的觀點,能被說成是『歧視』,那就說不上是尊重民主價值。」

組織律師 組織媒體

他在會上指各大商企、銀行均紛紛表示支持同志運動,在大廈外掛上彩虹旗,偏偏另一方面的聲音幾乎無法被聽見。他又引述多宗基督徒或神職人員因為拒向孩子讀同性戀故事,或提到《聖經——哥林多前書》關於性的教導,而遭提控或失去工作的事件。

故他呼籲更多律師為這些人辯護,更鼓勵在場人士加強媒體工作,因為法官都是生活在香港的,他們同樣閱報,盡量讓維護家庭價值的聲音讓大眾聽見。

平等機會委員會與前總主任束健銘律師指法庭不會立法,如果社會大眾認為有需要,應走立法途徑。

本港高等法庭近日裁定敗訴的爭取同性婚姻或民事結合的司法覆核案(MK案),會上亦有提及,由平等機會委員會與前總主任束健銘律師簡介重點,他引述法官判詞指:「法庭不會立法,如果社會大眾認為有需要,應走立法途徑。」

(盧珺鈺/採訪報導)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