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黎韻姿九年的等待 由全職媽媽進入服務「家庭」

香港有一群人,他們有一個使命,就是要服務「家庭」,啓發家長以重視家庭及强化家人的關係為目標,他們透過成立組織,舉辦活動,為的是要將這個使命傳遞下去。

「面對香港現今的年代,如何去服務『家庭』呢?」方黎韻姿 (方太 / Ursula) 是一位媽媽,她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擁有非常愛家人的好丈夫及兩個活潑乖巧的女兒,分別是9歳及6歳。她在2014年接下這個「使命」,成為「家庭第一」(Family First) 這個國際組織的義工,至2018年3月獲委任為『家庭第一』香港區總幹事。

記者訪問方太是在她的家裏,當時是早上,丈夫與女兒都上班及上學,家中非常寧靜及舒適。打開訪問話題後,大家都好像停不了的,因為方太是一個爽朗而健談的受訪者。

家長與子女溝通非常重要

「2009年,我退下以前服務的另一國際機構『啟發課程』的工作。並感恩我在2010年生孩子之前,有空間花了一年時間參加不同的家長課程,原來學習如做一個『家長』、一個『母親』是有很多技巧與竅門的。」方太露出燦爛的笑容。「我發現這9年以來當全職媽媽前綫實踐,原來是一個特訓,裝備我可以用在『家庭第一』之中。」

「當我大女兒只有6個月大時,我只要橫抱着她,她便突然哭得很利害,只許我直抱她。我思前想後,想到應該是她在4個月時去健康院打針前,我沒好好跟她溝通,這打針的姿勢讓她留下了陰影。我隨即向她道歉。不要以為這麼小的人仔,不懂甚麼。我一道歉後,她奇怪地好像明白過來,後來我用甚麼姿勢抱她,她也接受,不再哭鬧。」方太講起這件事也非常感動,更明白我們很需要花時間去了解孩子,彼此溝通與道歉更是非常重要的。

兩日一夜家庭營重新審視關係

怎樣學習溝通呢?今年8月17、18日「家庭第一」與香港基督教青年會(YMCA)合辦了一個兩日一夜的家庭營,活動名為《滿婚家Team》。「當天有12對年輕夫婦及其幼稚園至小學生的孩子參加。在專業的輔導員及社工帶引下,我們會透過互動遊戲鞏固夫妻及親子關係,並重新審視彼此間潛在的問題,讓破碎的再次結合起來。」方太開心地向記者展示「家庭第一」這次舉辦活動的照片。

在遊戲中有夫妻互相按摩環節,增加彼此了解。
一對夫妻在遊戲中激動地擁抱一起,真情流露。
兩日一夜家庭營所設計的遊戲,讓夫妻增進了解。

方太相信,如果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及人力,與全港地區組織或教會等合辦多些這樣的家庭營,可以有助改善香港的家庭問題。「真的不希望再看到家人關係破裂﹑甚至互相暴力殺害的新聞,實在令人非常痛心。」

「慷慨家庭」一同去解開金錢的迷思

是的。要改變從家庭的源頭做起!「家庭第一」就是要去「搞動」家庭。方太再說出另一個影響家庭改變的「慷慨家庭」親子日營活動。「很多家庭可能經常會為金錢而煩惱,而我們也很少有空間去談金錢價值觀這個敏感的話題。我們會透過講座、打工遊戲及一家人一起做義工服務,讓家庭談談『錢』,一同去解開金錢的迷思。」方太也跟着解釋「慷慨」的定義。

「甚麼是金錢慷慨?不是將你有餘的捐贈給人,是要你省下平時的消費,例如一家人大吃一頓的金錢,可能是500至1000元,可以將這筆錢捐出來給有需要的人;甚麼是時間慷慨?就是一家人齊齊騰出些時間做義務工作,例如扶貧探訪等;甚麼是情感慷慨?就是一家人相處,有時會面對憤怒、生氣等情緒,可以是正面一點,說些鼓勵的話語。」方太指,提出「慷慨家庭」這概念是來自「家庭第一」的其中一位董事林立仁 (Roger Lam),日營的設計也以他的著作《慷慨是一種祝福》為藍本。

「慷慨家庭」親子日營活動一家人透過講座、打工遊戲去解開金錢的迷思。

還有,「家庭第一」還會做爸爸的「服務」。「作為男性;作為爸爸;甚至作為家中經濟支柱等等角色,箇中可能有不少男人最痛。我們定期舉辦『男人飯局』的晚餐聚會 ,邀請講員分享;也透過即場發問,交流經驗。」方太說。記者其實認為「媽媽」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希望「家庭第一」日後也為媽媽提供服務。

記者好奇地問方太,為何她會加入「家庭第一」這個亞洲區組織呢?

與創辦人史雷頓教授的理念一拍即合

「說起來很奇妙,2014年我開始決定想做一些與家庭及家長有關的工作,『家庭第一』創辦人史雷頓教授 (Gregory W. Slayton) 因緣際會正好來了香港,他在會議上分享他15歲時爸爸離家出走,同期獲得一個中國人家庭的教養和幫助,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今天他作為政商界的翹楚,希望將今後的時間及金錢投放亞洲,特別是回饋中國人!我聽了很震撼,因為這不是我想要的嗎?使命就擺在我眼前。我立刻找着他,傾談不到3分鐘,我們已經知道大家彼此找對了人。她與史雷頓教授的理念一拍即合,亦因為彼此來自同一個的信仰。

方太打從那次見面開始,便替「家庭第一」做義務工作。這些年,她每年跟隨亞洲團隊到亞洲各地及泰國開會,一同探討強化家庭關係的理念和方案。在史雷頓教授的帶領下,台灣、新加坡、印尼及菲律賓等地區先後成立「家庭第一」辦事處;而香港區辦事處也在2018年邀得蘇祖耀博士擔任董事會主席後成立。「家庭第一」(Family First) 又豈是一個人的使命?

(絲敏/採訪報導、圖片/受訪者提供)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