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家庭價值得個講字 雙職父母精神健康被忽略

民建聯上月曾就雙職家庭精神健康情況撰寫近100頁報告書,建議提供成立親職教育基金、增加資助托兒服務中心名額、設立親職假期、完善法定產假、優化侍產假安排,以及研究落實17日有薪勞工假等家庭政策相關建議,目只是統統得個講字。民建聯昨日發布2019/2020施政報告期望出爐,7大範疇,共超過100項建議,其中家庭政策一概欠奉。民建聯消息人士稱,因為研究報告7月尾才完成,「出得太遲」,所以難以在8月的的施政報告期望中,將建議提交給政府。

民建聯立法會黨團昨午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面,提交10月施政報告的建議,提出多項有關土地供應不足、促進與青年溝通、安老問題、醫療問題等措施,當中包括:

土地供應:包括研究將預留予迪士尼樂園作第2期發展的土地改作公營房屋發展;
全民派錢:全港每名年滿18歲的永久性居民發放不少於8,000元;
青年溝通:成立專職隊伍加強和年輕人溝通,甚至司局長親身進入大學和年輕人對話,
安老問題:各60-64歲的長者發放「銀齡咭」,優惠與「長者咭」相同,照顧達60歲退休年齡,卻未達65歲無法享現時長者福利的長者。

該黨家庭事務委員會主席鍾嘉敏表示,早前的研究是因為去年因學童自殺問題嚴重,故從家庭著手開始「香港雙職家庭精神健康研究」,當中向1,227位雙職家長進行問卷調查,8名雙職家庭成員訪談,並8位專家學者訪問,結果揭露雙職父母因工作和經濟壓力,長期處於情緒不穩定,甚至部分潛在自殺傾向。她說:「原來不止學童受壓,連雙職家長中也有人表示長期情緒困擾,甚至問卷顯示有隱性自殺傾向,情況令人憂慮。」

民建聯早於上月底已完成「香港雙職家庭精神健康研究報告」。

鍾嘉敏承認,現時政府福利比較「割裂」,有照顧青少年的、照顧長者的、照顧老年人的福利,然而卻沒有以「家庭」為單位的福利措施,容易忽略有勞動力那一群中年人的需要,「他們上有高堂、下有妻小,其實壓力一點也不容忽略。」鍾期望未來可以就研究中的建議,與政府相關政策局展開商討。

(盧珺鈺/採訪報導)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