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拼命怪責這一代孩子難教時,首先要自省的,是咱們有否臨危按錯了那軟弱無能,任他胡作非為的「緊急掣」。
這個禮拜天,我難得清閒,可以獨個兒午膳。遂以輕快的步伐,踏進那久違的台灣菜館。
甫坐下,便聽到後面一家三口的對話。
父:「仔仔,乖,快點告訴爸爸,你最喜歡吃什麼?」
孩子:「不吃!」
母:「乖啊!告訴媽媽,你最喜歡吃什麼?」
孩子:「你沒聽到我說不吃嗎?」
這時,父親急了,終於拿出一點點威嚴來:「趕時間嘛,快點說啊!」語調也是柔聲細氣的。
這下,孩子逼火了,大發雷霆:「我已說了不吃,你們再問,我就什麼話都不講了。」
我從座位旁的玻璃反射,看到那孩子把父母耍在股掌上得意洋洋的表情。沒想到,父親的反應居然是:「對不起,我不應該多問……」往後,我已不忍心聽下去。
這一對夫婦,使我想起前一陣在講座上遇上的幾位母親。他們的問題都同出一轍:「我的孩子都很霸道,我說什麼他都當成『耳邊風』,怎樣能重建父母親的權威?」
當時,最直接的想法是,香港是否該成立一個防止虐待父母委員會呢!回家把情況跟孩子商量,也順帶讓她來一點內省教育。她聽了,第一句便回應:「孩子的爸媽有問題啊!」
什麼問題?
「他們到底是孩子的爸媽啊,怎麼好像倒過來似的?」對啊,問題就出在這裏,父母親如果沒有好好守護自己的權威,就會弄致父不成父,子不成子的局面。這一代的父母常常埋怨孩子反叛頂撞,卻忘了咱們自己可能是始作俑者。
孩子變得霸道,因為家裏有讓他為所欲為的父母。這幾年情緒教育吶喊得太久了,很多父母只執行了前半截(以同理心傾聽孩子的心底話),卻忘了後半截(為孩子訂立合情合理的規範)的重要。他們的當務之急,是要奪回父母的主權。
簡單而言,就是做回孩子的父母。孩子的所作所為,表達對父母的不尊敬,如身體語言、說話的惡劣語氣、敵意的眼神,或不瞅不睬的態度等,都需要對之施以懲罰。處罰的方法有很多,比方消減他的權利(如看電視的時間),或要求他做一些事情(如家務)作補償等。父母只要同心合意,秉持賞罰分明的態度,一次不聽兩次三次地堅持下去,孩子的脾氣總有軟化的一天。
孩子是天使,有時也會化成難纏的魔怪。當父母拼命怪責這一代孩子難教時,首先要自省的,是咱們有否臨危按錯了那軟弱無能,任他胡作非為的「緊急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