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權以後】兩個男同志誰做家長1 法國立法改革父母稱謂

「我的家,有爸爸,有媽媽⋯⋯」,在法國的學校或將成為絕響。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修改教育法的二讀草案,規定學校的官方文件要以「家長1、家長2」取代「爸爸、媽媽」等字眼。立法者聲言要消弭歧視,公平承認同性家庭。

總理馬克龍的政黨「共和前進!」的發言人韋樂莉.珀蒂揚言要透過立法「引導多元家庭的孩子」,支持今次對《信任校園法》的修訂。

「我們的家庭面對表格的選項,感到社會和家庭模式很落後。我們的法例成為促進社會平等的措施。」

珀蒂所提出的修正案指出許多學校表格未有考慮法國在2013年已通過同性婚制,例如在學生缺課表上只記錄父親和母親。另一名黨員她莫曼直指「現今社會和家庭的模式有點過時。任何人都不應有被社會排擠的感覺。」

修正案記述「為了防止歧視,學校的收錄表格、分班註冊、家長授權通告和其他涉及孩子的官方文件,都只應提及家長1和家庭2。

支持立法並非一面倒。保守陣營固然不如左翼和中間派一樣歡迎修訂,但與總理同一黨派的教育部長桑麥可.布蘭克亦表示疑慮,認為政府剔除「阿媽」和「阿爸」的措施是過份了。

《每周新聞雜誌》提到共和黨議員法拜仁.菲尼普形容修正案是「嚇人的意識形態」,「無限制的剷平主義」使到家庭角色失去定位。

講求人性化的年代,學校偏偏去人性化,用數字取代爸媽。據《每日郵報》報導,代表1,500名同性家長的「同性撫養家庭組織」主席阿歷山大.霍維克最初贊成修例,後來則憂慮階級爭議,「誰是家長1,誰是家長2呢?」

法案仍需提交盧森堡宮審議,再稍後讓國會三讀通過。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