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加州著名的私立基督教大學阿蘇薩太平洋大學,棄守學生行為守則中禁止同性戀關係的部分,迅速惹來回響。美國基督教媒體和教會領袖紛紛指責這所福音派大學喪失了教徒身份,妥協於社會壓力之下。校董會在一個月後收回決定,重申禁止同性戀關係、婚前性行為,以及肯定婚姻關係的性別組合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差不多同一時間,加拿大卑詩省首屈一指的基督教大學西三一大學都就着同性關係而改寫政策,只是方向截然而同。在西三一裏,學校檢討了簽訂群體盟約的做法。他們邀請學生守護自己的性關係,不參與任何有違男女婚姻神聖性的性親密行為。簽署成為西三一群體的盟約是按自願性質。
過去幾年,這改變換來正面的回響。西三一的市場主管崔占士認為,大學仍獲得許多支持,「我們在籌募經費上,未有經歷負面影響。事實上,捐款和申請入學的數字比前一年都更多。」崔占士分析,正面的反應顯示了,創立一個真正以福音為中心的群體是不二法門。
在學院檢討做法的兩個月前,加拿大最高法院頒布裁決,裁定卑詩省和安大略的律師協會有權拒絕認可西三一法律系畢業的學生,而原因正正是因為這個群體盟約的存在。法院裁定該盟約歧視了LGBTQ學生,他們因為未能簽署而無法入法律系。
西三一大學校長博庫恩未有拋棄做法,他在《FaithWire》的節目中提到,學院和教職員每年仍要簽訂盟約,而在取錄學生的層面,任何人都不會因為信仰、LGBTQ或其他身份而受到歧視。校內的LGBTQ學生亦告訴博庫恩,在校內受到歡迎、擁護和得到支持,是一個比公立大學更加容易出櫃的地方。
在婚姻制度的改變下,不少基督教學校的信念和守則都相應要調整。《基督教頭條》報導了更多教會大學的其他做法,例如:福音派的天道大學學院要求學生確認生活行為聲明,包括界定婚姻為「排他、終生、在一男和一女之間、愛和忠誠的伴侶關係。」校長加里.紐臣認為要清楚表達價值,讓學生知道如何面對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