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雨季,雨傘膠袋塞滿垃圾桶的情況屢見不鮮,成為塑膠污染的元兇之一。綠領行動多年來提倡減用雨傘膠袋。上月,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就「管制即棄塑膠」具體提出了多項建議,並短期內應禁止免費派發即棄塑膠產品種類,包括雨傘膠袋。綠領行動表示對環境局何時立法的工作,完全未有時間表,令人擔心「管制即棄塑膠」的工作, 最終「拖得就拖」,淪為「得個講字」。
對天雨時派發免費雨傘膠袋;該委員會建議應推廣合適的替代品,例如雨傘除水器,綠嶺行動表示支持。根據該組職於2017年進行的調查發現,本港每年雨季耗用超過1,400萬個雨傘膠袋,涉及全港九成物業,情況令人關注。
綠嶺自2017年起,推出「減少使用/派發雨傘膠袋」審核認證計劃,鼓勵全港物業管理公司參與,由最初只有15個物業支持,規模擴展至去年達157間,包括屋苑、工商大廈、商場, 另外有近百間機構,在2019至2021年間奪得計劃的「減量大獎」,即雨傘膠袋訂單比上一年減少一 成或以上,可見物管公司已經準備就緒,以不同的方法取代雨傘膠袋。
事實上,社會上已經有愈來愈多持份者,願意減用甚至完全停用雨傘膠袋。當中,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更於今年初宣布,由2月1日起開展「拜拜遮袋」環保行動,於旗下全線物業,包括 75 個 商場,全面停止派發雨傘膠袋,成為香港首個停止派發雨傘膠袋的大型物業管理公司。領展物業管理 總經理繆國相表示:根據觀察,自停派雨傘膠袋以來,留意到有八至九成的訪客會使用雨傘除水器, 亦有約一至兩成訪客會自備雨傘袋包裹雨傘,反映市民對使用雨傘膠袋的習慣已隨之改善。
另外,位於新蒲崗的商場 Mikiki,由 2017 年起參與綠領行動舉辦的「減少使用/派發雨傘膠袋審核認證計劃」。管理 Mikiki 商場的康業服務有限公司,其高級分區經理盧家輝表示,商場自 2017 年參加計劃以來,在減少派發雨傘膠袋的過程曾經歷不少挑戰,例如初期引入日本製雨傘除水器 ,成本高達過萬元,亦有市民因不當使用,令耗損率增加;加上商場位處公共交通要點,人流眾多,商場設法令訪客使用環保設備,包括引入新一代較易使用的雨傘除水器,以及經測試及觀察後,將除水器設置在商場主要出入口的中間位置。盧家輝認為措施漸見成效,使用除水機比例由以往一至兩成增至七成。

盧家輝認為:雖然商場的人流在這幾年增加四成,包括周邊很多新的物業落成,再加上屯馬綫 開通,但雨傘膠袋使用量反而減少五成。這幾年慢慢加強培訓前線員工,教育居民和顧客減少使用雨傘膠袋。即使面對政府立法管制亦十分歡迎,商場在軟硬件方面都已準備就緒,到時只是多一 個原動力、有誘因去增加更多設施。
2018年,綠領行動揭發康文署和政府產業署帶頭 成為「大嘥鬼」濫發雨傘膠袋之後,兩個部門亦從善如流,分別於 2019年及2021年宣布停用雨傘 膠袋。當中,康文署正逐步在轄下場地增設雨傘架及雨傘除水機等設備,以取代派發雨傘袋。現時由 康文署管理的 211 個室內場地中,有163個已停止派發雨傘袋,合計有七成七;其餘大部分場地亦於去年陸續添置合適設備以代替雨傘膠袋。
政府產業署亦表示,由其管理的所有物業,均沒有派發雨傘膠 袋。每當雨天,管理公司就會在公共地方,例如電梯大堂鋪設地氈以及放置地面吹風機,並加強清潔 工作,以減低因雨水所引致的濕滑情況。去年,房屋署及香港郵政亦宣佈加入停派雨傘袋的行列。
(絲敏 / 撰文報導;圖片 / 受訪者提供)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040-634-3280684-1(「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