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抱青春記》非常適合一家大細,特別是正值青春期的女兒與母親一起看的電影。
電影講述13歲少女美美有一天突然變成小熊貓,令她感到十分懼怕和不敢見人,把自己關在房間內。後來得知小熊貓是家族每一代女性都要經歷的轉變,需要進行一些儀式把小熊貓封印。但小熊貓的新形象竟然令美美得到很多朋友的讚賞,令她不想封印小熊貓,認為這是她自己的一部份,這想法與母親不同,最後掀起矛盾衝突。
乖女兒

美美一直是個很乖的女兒,覺得父母自小照顧自己,含辛茹苦,因此要孝順他們。例如願意在每天放學後幫忙在家族廟宇中招呼遊客和打掃,這工作絕不容易,很花精力和時間,有時令她失去與朋友一起的機會,但她也樂於聽從母親的指示。
女兒的生活
美美有自己喜愛的四個閨蜜,會一齊「偷看靚仔」和追同一個男團組合。她一直覺得孝順父母與「有自己看法」是沒有衝突的,即使有衝突她也能夠解決。但直至她變成小熊貓後,她才發現事情沒有自己想像般簡單,自己的生活和父母的期望開始越來越多出入,內心愈來愈多掙扎。

開始拉扯
有一次看電視時,正播放美美最喜愛的男團即將舉行演唱會的門票宣傳,美美感到興奮雀躍,雙眼發光。但媽媽雙眼質疑及不屑地説:「這班hip hop細路是誰,明明有五個人為何叫4 Town?」美美不敢承認自己是粉絲,但又嘗試向媽媽介紹,於是試探地說:「我也不知,但學校有些同學都喜歡他們。」但媽媽回答:「是否那個阿Mee? 這個女仔很古怪」媽媽所說的正是美美其中一個閨蜜,因此令美美笑得很靦腆。

有一次她溫書的時候,在筆記簿上畫了她覺得很靚仔的一個便利店售貨員,把自己畫在他的懷抱中,但被媽媽看到,媽媽以為是那個售貨員對她輕薄,甚至立即前往便利店跟他理論,令美美很尷尬。
不想母親失望

但美美一直沒有反抗,認為自己應該聽從媽媽的意思,甚至在一次巨大的衝突中,媽媽斥責了美美的朋友帶壞自己的女兒,但美美沒有即時幫忙解釋,出賣了她的朋友。
當她變了小熊貓時,發現一個方法可以回復本身的身體,就是想着自己三個閨蜜安慰自己的情況。但當媽媽問她如何做到時,她說想像最愛的人在自己身邊,就可以冷靜然後變回自己身體。但當美美看見媽媽充滿期待的眼神時,就說:「那就……是你們」。

決定堅持自己想法
直至電影最後,美美決定放棄封印小熊貓,走去演唱會找回她的朋友,但媽媽十分憤怒,前往搗亂演唱會場地。美美就大聲對媽媽說:「我喜歡男孩,我喜歡聽演唱會,我喜歡這些閨蜜」美美終於忍受不住,向媽媽說出自己的想法。
媽媽與婆婆的矛盾
後來她發現媽媽與婆婆的矛盾也是如此,婆婆不希望媽媽與當時沒有出色的爸爸一起,但媽媽堅持,與婆婆起了衝突。於是美美安慰媽媽,令媽媽與婆婆冰釋前嫌,媽媽也不堅持封印儀式,讓小熊貓留在女兒的身上。
雙贏局面

有些人認為媽媽是電影中的反派,美美最後堅持自己,成功令媽媽屈服。但我認為電影沒有反派,媽媽的期望與女兒的想法其實只是不同角度,有各自的道理。最後美美仍然花很多時間用小熊貓的身份在家族廟宇中幫手招呼遊客,媽媽也願意讓女兒成為小熊貓及與她的朋友來往,是一個彼此尊重的雙贏關係。
微妙的母女關係
母女關係是十分微妙,大家很愛對方,但關係仍然可以存在傷害和疏離。一方面女兒十分希望得到母親的認同,以母親作為自己成長追隨的榜樣。但同時在青春期的時候出現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很想脫離母親的期望。但同時因為令母親失望而自責。
電影描繪了兩種母女關係。第一種是媽媽與婆婆的關係。媽媽沒有理會婆婆反對她與爸爸一起的期望,但最後導致母女之間的心結一直未有解開,媽媽在竹林的時候仍然覺得因為傷害了母親而十分內疚。原來當關係未有適當解決,心結可以一直維持。但美美與母親卻作出適當的讓步,心結就可以即時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