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寄生族》曾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近日在Netflix上架,是一套笑中有淚甚至有血的電影。坊間已有不少影評從社會階級角度評論,但我想從犯罪心理角度看金氏一家如何一步一步走入家散人亡的境地。

金氏一家四口住在地平線以下的地方,電影一開始和結尾的鏡頭都是由他們家窗外的街道地面「景色」向下移動,拍攝坐在家中的兒子。可見地理上的住屋折射出他們的社會經濟狀況,渴望「上流」。他們最後透過「寄生」在大戶人家朴氏一家的方法上流。但最後比之前更悲慘。女兒死去,父親失蹤。電影結束時街外風景不再是陽光普照,而是下雪的晚上,孤單絕望。

地理位置上,他們投靠的大戶人家住在山上,而且大屋有兩層,名符其實上流社會。朴氏一家同樣有一仔一女,也有一個管家及司機。

欺騙

機緣巧合下,金氏兒子被同學介紹,為這戶人家的女兒當補習老師。但他未讀大學,因此大學證書是改圖作品。但透過了不起的演技,得到人家母親的信任。下一步,他謊稱自己認識一個了不起的藝術老師,可以上門教授小兒子繪畫,但其實是他的妹妹。最後也成功。

誣蔑他人
為了讓父親成為朴家司機,妹妹在車上脫下內褲並放在車上,故意製造司機在老闆車上不檢點的證據。然後不經意的向這家人介紹司機,就是爸爸。
傷害他人
為了讓母親成為朴家管家,他們更調查到管家對桃有敏感,然後故意把桃上的毛放在管家頸上,令她不斷咳嗽,然後說她有傳染性肺病。朴家女主人不得不更換管家,最後聘請了母親。

於是,他們一家四口都能替朴家工作。不單如此,他們在朴家一家人外出旅行時,更把大屋當成自己的家,十分享受。
在電影後半部,為了不被突然回來的管家及其丈夫知道,他們甚至推別人落樓梯、禁錮他人、甚至謀殺。

他們只不過是平凡人,但外在環境令他們暫時成為較高階層和有權力的人,這種角色扮演慢慢改變他們的心理,把他們一步一步推向自己也難以想像的惡人之路。這現象或許可以用著名的心理學現象路西法效應解釋。
電影上半部對金氏一家的描寫是充滿幽默風趣,但又令人同情。但後半部卻令人有骨悚然的感覺,他們最後的家散人亡又令人難過。這種對一家人複雜有豐富的描寫為這電影加了不少分。人性有太多我們難以掌控的地方,需要我們常常警惕。
相片來源:《上流寄生族》網上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