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經濟仍然低迷,各商家對經濟有何展望? 培訓組織自發於1月進行了一項有關對本港商家的經濟態度調查,結果顯示五成半受訪者對經濟不表樂觀,逾半成擔心疫情未受控;但超過半數的商家表示將會業務數碼化,並投放更多資源在廣告、市場策劃等方面,令業務有所上升。
培訓組織Leading Enterprise Network (LEN)於上月以電話、網上問卷及街頭訪問進行調查,訪問272名商家,了解他們對2022年經濟展望及部署。受訪者主要來自專業服務界別,佔約22%,金融投資佔約15%,而零售則為14%。

調查指,對於2022年香港經濟,五成半受訪者認為不樂觀,有36%感樂觀,沒有感覺則有9%。不過大多企業家將會於招聘人才、公司場地、海外業務方面投資維持不變。
調查又指,逾五成半 (56%) 的企業家將於2022年注資更多金額擴展公司的業務,不會則為44%。對經濟不樂觀的受訪者當中, 51%擔心疫情未受控,23%指擔心股市及經濟不穩。
叧一方面,調查發現,有78%商家沒有申請科技劵,而已申請及申請中則各佔13%及9%。但在13%已申請者中,逾九成 (93%) 認為申請科技劵對公司業務有所幫助。當中更有85%認為主因是能減輕公司投資風險及成本。
調查又提出,有八成受訪者稱沒有申請「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申請中及已申請分別各佔4%及16%。對於有16%人士指已申請「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當中,佔94%指此計劃對公司業務有幫助;包括藉申請貸款優化公司資源,及減輕公司投資風險及成本。
而在八成人士沒有申請「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當中,有25%指未能找到公司所需優化資源的項目,24%指不知如何申請。
提出調查的有關組織LEN表示,由於現時很多商家都不知如何申請「科技劵」、「BUD企業支援計劃」及「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等計劃,更認為資助計劃申請程序繁複、審批過程慢,很多公司都在申請途中打退堂鼓;因此該組織建議,政府應將申請程序簡化及加大資助額度,以助中小企及商界解燃眉之急。
組織又認為第五輪抗疫資助涵蓋範圍細,建議政府提供新一輪保就業計劃及租金資助,協助商戶支付員工及租金。又指,政府應推出本地品牌展覽,協助商場或大型機構與本土中小企合作,讓更多港人可以關注及支持本土企業,振興經濟。
(撰文報導 / 絲敏;圖片 / 受訪者提供)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040-634-3280684-1(「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