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家人】你最想改變過去那件事情?《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


《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雖然是2004年的電影,但至今仍吸引人一看再看,是一套經典電影。如果讀者未看過,我鼓勵你至少看一次。電影劇情有不少細節位都值得玩味反思,但以下我只會分享電影整體的感想,也會有少量劇透。

男主角伊凡自小就會經常「斷片」,醒來後忘記剛才發生何事。有一次他被女性朋友的父親帶進地下室,說要光著身子拍「電影」,女性朋友也光著身子十分恐懼,然後伊凡再次「斷片」。
又有一次,伊凡跟女性朋友和兩個男性朋友進行炸彈惡作劇,卻誤傷了一對母嬰。他們四個小朋友也發生了一些難忘的事,伊凡總是斷片。

當伊凡成年後,發現兒時認識的女性朋友,因為童年被父親性侵一事,最後自殺。兒時被指派放炸彈誤傷途人的另一男性朋友,長大後也有很多精神創傷,一蹶不振。伊凡後來發現他有一種神秘力量,能夠從兒時日記中,回到過去童年,甚至可以改變過去,影響他現在身處的環境。

而整套電影的高潮,就是伊凡不斷回到過去,嘗試改變朋友童年的創傷,以致女性朋友不用自殺,男性朋友可以重新振作。可惜,他每一次嘗試改變過去,整個歷史也會進行蝴蝶效應,產生一連串的改變。傷害最後只是轉移去他另一個重視的人身上,而且傷害比之前更大,令他要再返回過去,再次改變過去。無奈的是,他不斷改變過去,卻不斷製造更多和更大的傷害,造成惡性循環。這也是電影最精彩和令人反思的地方。

電影有不同版本的結局,但我最喜愛的是導演版本。男主角最後要拯救他所有朋友和家人的方法,就是回到過去時,殺掉自己。
一開始,我們或許十分羨慕主角有回到過去改變歷史的能力。我們每個人,或許有不少痛苦和後悔的事情,希望可以回到過去,重新抉擇,改善今天的處境。但看到電影中段,我們對這個能力又會有所猶豫,甚至慶幸自己沒有這能力。整個世界最有趣的地方,是彷彿背後有一個自然規律或無形之手推動發展,當我們嘗試作出改變,只反映人力有限,眼光不夠宏觀,反而越改善愈變差。

今天我們身處的世界,已不再是缺乏控制世界和改變世界的能力,反而是控制能力過多,造成不少我們預計不到的破壞。昔日,我們努力控制世界,以圖改善自己生活。但在今天,我們似乎要努力學習接受現況,放棄太多的控制力,反而才能好好生活。否則只會作繭自縛,連自己的生命也失去。

的確,一連串的生老病死、兒時痛苦經歷、創傷、誤會等,都令我們成長帶來不少影響和污點。我們設法把它們掃進記憶垃圾桶,希望忘記或除掉,甚至希望可以回到過去,改寫歷史。然而,刪除過去也等於刪除自己。過去的經歷,也是組成你今天的一部份。或許,擁抱和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是一個更好的出路。

【亂世家人】《寶寶大過天》:分離從來不易

【亂世家人】讓不可能成為可能:《守護有心人》(THE BLIND SIDE)

【亂世家人】當孩子成為「非法」人口《長生與新生》《愛·死·機械人》第二季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