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諧,不在於一味的犧牲付出,而是如何讓每個人都能找回屬於自己的快樂。」箱庭療法指導師兼遊戲治療師余婉薇(Fiona)點出家庭快樂秘訣。
FIONA從事家庭輔導多年,她自言是很「貼地」的輔導員。「好多人都知,家庭問題源自溝通不良,但不很多人知或承認,溝通不良有時源於經濟壓力。」
家庭壓力 經濟為首
Fiona曾遇一個案,父母為孩子報興趣班的事爭執,作為全職媽媽的太太覺得只要為孩子好就該報讀,但丈夫反對於是起爭執。但在了解之下,才明白原來丈夫面對經濟壓力,只是礙於面子無法好好說出口。
她指類似的例子很多,住屋問題也會影響到夫妻的壓力和相處,「例如有些妻子需要與老爺奶奶同住,生活易生磨擦或有額外壓力,更甚者有些夫妻有孩子後,因居住環境細,分房睡,太太變得倚重孩子而忽略伴侶關係,但子女會長大離開家庭,到時太太就會覺得自己無所依。」
快樂家庭指數 找出自己嚮往的快樂
Fiona設計一套「快樂家庭指數」問卷,在每次講座後予參加者免費評估機會。她坦言媽媽反應較為熱烈。

問卷內容分為「個人篇」、「家庭篇」及「家庭財政健康篇」,「個人篇」問到「你喜歡去旅行嗎?」、「你覺得自己美嗎?」、「你喜歡買東西比自己嗎?」等等。Fiona指這些問題會讓答題者發現自己內心需求。
她指出孩子不「達標」時,父母會很大情緒,甚至部分父母的過份著緊,源自於父母為家庭犧牲了很多,把個人的需要完全放下,以致期望的回報很高,失望也大。「尤其女性,由一個少女到成為媽媽,變化太大,身型、食量、打扮方式,她們忘記了自己的需要和快樂。」
但Fiona認為每個人的快樂定義都是獨特,要家庭和諧,就是「每個人都找回自己的快樂」,沒有人自覺被「犧牲」,就可以減少爭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