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威,阿Will,人如其名,給人「龍」一般生猛感覺,他願意嘗試新事物,做事進取又用心,竭力交出水準貨,認真「龍咁威」。這位生於21世紀的「龍」少年,他的成長路會是怎樣呢?
Will自言好奇心重又愛玩,中學時期已是校內活躍分子;升上大專的校園生活更是精彩。他曾參與舞台演出、是校內大小活動的司儀,又擔任學生領袖,20歲出頭,已相識滿天下,像「龍」一樣「百足咁多爪」。誰不知一畢業,Will隨即面對兩大挫折—入讀大學申請杳無音訊;跨國公司面試機會泡湯。失意之時恰巧獲派獎學金,拿着幾萬元,Will細想自己欠缺甚麼經歷?得出「沒有國際視野」的結論,便毅然決定申請澳洲工作假期去!
尋得電話舖店員作為澳洲工作假期
Will憶述:「爸媽比較守舊,對任何新的事物,不熟悉的事情,總會否定。他們一聽見澳洲工作假期便二話不說,立刻反對,我遭到很大阻力。」最後他以留學當地好友會照應為由,為爸媽派了定心丸,逐順利朝「國際視野」目標出發。
一般人以為到澳洲工作假期不外就是農場摘水果,Will的選擇卻截然不同,他找了一份待在電話舖的工作。一年內,Will工作的電話舖轉虧為盈,營業額上升了百分之五十!是如何做到的?Will說:「為產品重新定位、店舖內外講究形象,提升服務質素、與供應商緊密聯繫等,將大專時期所學通通施展出來。」被僱主賞識,Will第2年已被委派拓展分店任務,由一位普通店員,轉為店長,再變成營業部經理。結果,分店的營業額比第一間還要好呢!
留澳期間,Will直言沒有想家,也很少與家人溝通,盡情享受那邊獨立自主的生活,直至他觀察到當地人很不一樣的家庭生活,才想起自己的原生家庭來。「在這裏認識的朋友,周末都是與家人共渡,見他們關係好close如朋友般,甚麼也可以傾談。這裏的爸爸style也很不同,他們會刻意建立父子間共同興趣,我希望以後自己也會成為這樣的爸爸。」
初嘗戀愛後要重拾失落的父子情
Will說從小到大與爸爸關係十分疏離,形容爸爸傳統、威嚴、脾氣大及「不黐家」,工作之餘就是外出「打牌」。他認為自己「不黐家」,或多或少有爸爸的影子。中學時期,難得與爸爸有一次深刻經歷。
初嘗戀愛,Will漸趨成熟,開始學會關心別人,曾經主動跟爸爸說要到他工作的地盤幫忙。到了那日,爸爸生怕兒子受傷,叫他待在一旁觀察便可,Will看見爸爸身水身汗地幹着活,不忘時而回頭對他微笑,「感到爸爸『錫住我』,從沒想過情感上可以和他那樣貼近,霎時間感覺失落多時的父子情出現了。」
後來Will感到澳洲生活步伐略為平淡,認為20多歲這年紀不應該太安逸,勇於尋求突破才是。那時工作碰上一些不太好的人和事,爸媽的一句「在外有甚麼不開心就返嚟屋企」成催化劑,Will決定回港,事業從頭再來!
離開工作3年的地方,回港初時Will曾感迷惘,大規模找工作,但未有方向,不斷見工當見世面,最終決定在一家環球包裝物料公司發展。同樣被僱主賞識,工作一年多後,Will已由營業部轉到採購部擔當重要角色,又被託付每年為公司統籌周年活動,兼任司儀。「除做好崗位本分,我發覺自己能很快辨識出公司可以進步的地方,想出有效方法作出實質改善,相信這就是我的價值。」
重建為人兄長的角色
職場上找到自己的價值,Will亦開始為他作為哥哥這角色,下了新定義。跟弟弟相差只有一年,性格上大家卻有天淵之別。弟弟比較文靜,愛黐家,喜歡待在家中打機。Will曾以為在他離港的日子,弟弟會自動「生性」,擔起照顧爸媽角色,簡單責任如節日帶他們「飲茶」,在家幫媽媽分擔家務等⋯⋯「回港後發現,這些都只是我的『想像』而已,他並沒有做過⋯⋯兒時我多數自顧自外出玩耍,不會關心他,現在我希望跟他建立更close的關係,以自己為榜樣,幫助他成為一個更肯表達、更懂關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