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港人少社交,多留家。團體指因家人相處問題而發展成家暴的個案急增,熱線求助電話相較去年同期上升近23%。
家暴求助電話升23%
和諧之家專為面對家暴的婦女提供服務,高級社區教育主任林少敏指,他們的熱線今年3月有高達967個求助電話,比去年同期增長23%,並預期4月亦會大幅增長。她指無論2003年沙士或2008年金融海嘯,本港家暴數字都有上升。
林少敏於疫情期間曾接一個熱線求助個案,引發家暴的起因,是本身有情緒病的家人要求求助者去買消毒用品,但求助者認為現在相關用品供應已穩定,不難搜購,便著家人自己去買,豈料家人便大發雷霆指要斬死求助者。
中港婚姻求助者啞忍14日家居隔離期
她指出不少中港婚姻的家庭,原本夫妻倆已相處不好,太太便帶著孩子返大陸居住,避免與丈夫同一屋簷。但因疫情回港,令本身有相處問題未解決的夫婦,由本來較穩定的分居狀態,被迫住在一起,便容易激發家暴個案。
惟部分個案誤以為需完成「14日家居隔離」方可求助,便啞忍兩周,「有個案一早收拾好,在第14天凌晨一到便馬上逃出家門找我們(和諧之家)。」但林少敏強調求助者無須等14天,遇暴力行為可馬上報警,即便在隔離期中也可入住隔離營,至少能即時與家暴者分開。
假期舒緩壓力 家人關係改善
然而亦有令人鼓舞的個案,林少敏引述合作社工,指有其中一求助家庭,家庭成員間有衝突,常被孩子目擊,因而彼此關係疏離。但爸爸本身廚藝了得,因疫情而留家後,每天都為家人造飯,孩子跟爸爸的關係大為改善。「平日大人忙工作,小朋友忙功課,大家沒空間相處,難得的假期若發揮一下興趣或創意,可能更多了時間彼此溝通相處。」
短期住宿中心入住率近九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