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來襲,胸肺科醫生指要特別關注胸肺健康,避免削弱肺部的免疫能力。研究顯示新冠肺炎長者死亡率高,要保護家中長者,除保持家居環境衞生清潔外,其他家庭成員亦要注意在外與人保持社交距離,以免帶回病毒感染家中長者。
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會長李文寶醫生指出,本身是長期病患者(包括胸肺疾病如慢阻肺病、哮喘等)會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或罹患後會更高機會變成嚴重個案。因為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免疫力會較低,加上胸肺疾病的病人,其肺部組織的抵禦病毒能力會被削弱。
李文寶指接近九成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期間會有發燒病徵,惟四、五成患者開始時並沒有發燒,故若有任何上呼吸道感染徵狀(例如:流鼻水、氣喘、咳嗽)、全身疲累、關節痛、肚瀉等徵狀,也需要盡快求診。有坊間傳言指新冠肺炎患者只會乾咳,而不會有痰,李文寶指「不一定,病人如果同時有其他胸肺疾病,亦有可能會引致多痰,所以不能一概而論,有懷疑仍需盡快求診。」
為保護胸肺健康,李文寶提醒大家要保持雙手清潔,避免用手接觸眼、口和鼻。在人多的地方要戴上口罩,減低飛沫傳播的可能性。同時避免一、二、三手煙的接觸,以免削弱肺部細胞健康程度。殘留於環境表面和皮膚衣服上的「三手煙」,對兒童影響尤深,應需盡量避免接觸。另外亦要多做運動、保持均衡飲食及充足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