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打開這文章,有沒有想過,這是命運支配的結果,或是自由意志的決定?這是Viu TV劇集《二月廿九》跟觀眾探討的問題。這不單是抽象的哲學問題,也是實際的人生問題,影響我們如何過每一天。
預知死亡 改變命運
故事講述Yeesa是一位2月29日出世的女生。在2017年生日前夕,她在媽媽的遺物中拿了一個神社御守,令她當晚穿越到2020年2月29日的北海道,在新聞上看到自己發生了嚴重車禍,一人身亡,新聞播放著血流披面的自己。其後, Yeesa每年都有一次24小時的穿越,希望能拯救2020年的自己,改變命運。
可惜,當一班「神聖幾何學會」的成員努力協助Yeesa改變命運,命運好像難以改變。然而,當Yeesa在未來發現她的好友Fiona將會在一年內死於子宮頸癌,她返回現在時立即叫好友驗身,最後雖然懷孕的Fiona需要放棄骨肉而進行化療,但她最後也能改變命運,成功痊癒,免於一死。這事令Yeesa抱有希望,認為命運真的可以改變。
無奈地,他們努力了幾年,似乎都是無法改變未來,她最後都是遇上車禍,不過死的人是坐在她身旁的Ryan,也就是她喜歡的人。原來當日新聞報導說有一人身亡,不是指她,而是指Ryan。
此時,她的母親此時給她力量,讓她在當日提早一小時從新開始,她在夢中聽到母親對她說:「在無盡的平行時空之中,有一個不變的定律,在所有的關係當中,總得有人犧牲,去成全另一個人。在不斷前行的人生裡,都是由無數的犧牲、成全,交錯累積而來的。」她才驚覺,Fiona免於一死,因為她的兒子被犧牲了;她能夠來到這世界,因為她的媽媽死了。改變未來的關鍵,是犧牲。

愛情悲觀主義
然而,對「神聖幾何學會」主席及哲學博士的余家聰來說,避開關係及犧牲才有自由,這跟他的經歷有關。
940920對余家聰是一個影響很大的數字,甚至令他成為一個悲觀主義者。這堆數字是他媽媽的死忌,她因為被丈夫拋棄,最後抑鬱而自殺。這事深深影響余家聰,令他迷上同為悲觀主義的哲學家叔本華,甚至希望學習他孤獨一生,連為他所養的狗改名時,也跟叔本華的狗同名。

叔本華認為男女之情只不過是繁衍下一代,世上沒有真正的愛情。因此,余家聰在劇中常表現得對任何人漠不關心,甚至壓下自己喜歡Yeesa的情懷,只敢對未認識他,即是2017年的Yeesa進行「另一時空的表白」,欺騙她說自己是她男朋友。
他以《胭脂扣》一書跟Yeesa分享,認為愛情是執念、虛無和痛苦的輪迴,及早發現,可避免徒然。愛情就像希臘神話的西西弗斯所受的懲罰,不斷把大石推上山,但我們不是西西弗斯,有選擇的自由。正如Yeesa的父親,自她出生開始就晚晚醉酒,因為放不下Yeesa的母親。然而,Yeesa卻有相反的想法,她覺得如果讓她父親再選,他一定選擇同一段愛情:「敢去愛一個人,就是明知道會受傷,不開心及痛苦,都不想讓自己有遺憾。真正愛一個人就是要竭盡所能,為他付出自己的未來。」
這番話為余家聰帶來的震撼,比叔本華及任何哲學家的觀點來得更大,令他最後竟然做了一件顛覆他一直堅信的人生觀的事,就是為他所愛的Yeesa及她重視的Ryan犧牲,保全了他們二人的性命,甚至在一個新的時空中,所有人都忘記他的存在,他名正言順「付出自己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