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y從事補習行業逾廿年,開設私營補習社達十年,感受行業轉變,隨著學業壓力加大,已不再是舊式的「功課輔導班」那麼簡單,尤其在肺炎停課期間,補習社扮演更重的教學角色,尤其對有上網困難的基層家長,更是重要支援。但Kiny慨嘆教育局的援助永遠落不到私營教育中心上。
基層家庭的重要支援
Kiny經營的補習社有兩間分校,分別位於秀茂坪區和藍田區,學生多為附近居民,由基層至普通家庭。
不少學校停課後,轉用網上教學模式,實行「停課不停學」。Kiny的補習社也曾作出此嘗試,但很快便明白困難所在。
「我於一月尾疫情剛開始時,已跟同事提出線上教學,因深明這是持久戰,但原來我們學生的設備未必做到,就算有設備,例如小學生無法自己處理技術操作,一定要家長配合,而基層家長又不一定幫到。」Kiny和同事們最後唯有選擇每天拍攝視頻,單向模式教學,對於學生的操作技術要求沒那麼高。
因此,Kiny認為「可想而知學校的線上教學,也會為基層家庭帶來同樣的問題。」是以Kiny的補習社於三月中也決定重開,差不多要代替學校功能進行教學,學校給予的功課補習社老師也要協助學生完成。

補習社代替學校 教育局沒支援
「雖然我的補習性只針對英文和數學兩科,但絕不是普通功課輔導班,要教學。學生家長都表達幫了他們大忙。」Kiny道出不少家庭的辛酸,一來父母手停口停的家庭,家長仍需要工作,二來許多家長都擔心孩子的學習進度。
Kiny指學生們現在學習進度很鬆散,且不少學生根本跟不上學校教的新課題,「唯有我們(補習社)pick up教程。我們編班是同年級一組,不過混合,所以完全是學校上課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