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科研究小組共分析了由1月1日至2月14日逾28萬篇疫情相關帖文、逾1092萬則網民留言、近34億次網民互動,發現網民對疫情關注度,非跟每日確診人數成正比,反而特首言論、防疫物資供應等,比肺炎確診狀況更牽動大眾情緒。
「口罩」成熱詞
慧科發現,12月31日本地傳媒首次報導疫情時,網民關注度一直不大,截至1月20日成轉捩點,討論疫情的帖子激增,一直維持高量至研究最後一天(2月14日),而關注度最高峰期的三天,網反饋度最高的帖文如下:
2月3日:「立場新聞」兩則有關醫護首日罷工的相關報道;
2月4日:網媒「100毛」一則訪問市民對醫護罷工看法的帖文;立法會議員譚文豪在專頁上,批評特首林鄭月娥呼籲官員減少戴口罩的帖文;
2月7日:「HKTVmall」專頁自述王維基到台北尋找製造口罩的方法;「King Jer」娛樂台專頁對此的回應。

此外,網上熱詞中,在排除最理所當然的「武漢肺炎」後,網民最多提及的是「口罩」,在帖文出現次數為12.3萬次,相對「醫護罷工」3.3萬次和「封關」3萬次,顯示網民對防疫物資的超高關注度。
而提及「口罩」的帖文,主流關注角度為如何使用及搶購口罩,報告中指出「口罩」討論成跨政見、跨階層、跨背景的全民話題,慧科更引申指:「政府應對口罩的能力,很大程度會牽引民情、影響管治信心及民望。」
市民憂政府應對不力多過疫情
最觸發網民討論的人物第一位為特首林鄭月娥(被提及14,863次),第二位是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被提及7,863次),提出「蒸口罩論」的立法會議員蔣麗芸為第七位,其次是採購口罩機作本地製作的王維基第十位,及旗下百佳超市及屈臣氏出售口罩的李嘉誠第十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