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嚴重,成為全球關注焦點,香港至今共出現8宗確診個案,近70宗呈報個案,全都是外地傳入,算是不過不失,不過政府種種做法,成為全城焦點,不少巿民坦言今年政府的表現,甚至令原本撕裂的社會也即時結連起來,全城we connect 對抗疫症。
走在街上,不難發現人多街上都有人戴口罩,甚至不少商店派口罩,拜神、返教會的人也全都戴上口罩,甚至有人外出踏單車,做運動也戴口罩,彷彿做甚麼事也必須要戴口罩似的,事實上做運動就很難使用口罩了⋯⋯但香港人就有這樣一種傻勁。口罩成為這個社會最美麗的風景線,戴口罩被形容為對社會、疫情和自己負責任的表現。同時沒有戴口罩的人同樣會遭到負面的標籤。
政府高官近日高調抗疫,但巿民對他們的表現卻大感失望。
不過更搞笑的是,當很多人恥笑高官戴錯口罩的同時,更多巿民其實對使用口罩的常識也是一知半解的;不論戴法,可用時間,需用時間或怎樣棄掉等等,其實都未有足夠的知識,戴口罩似乎更像是心理上的一個儀式,做了好像內心平安,但實際效果怎樣似乎也很難依靠一個口罩來決定,但頗肯定的是,即使本來不太擔心有疫症的,也會陪同一起戴個口罩,湊熱鬧也好,陪伴也好,於是口罩行情不斷看漲,周圍賣斷巿,有發國難財的甚至走出來以標價貴幾倍來炒賣。
記得未有疫症前很多人也擔心,新年期間,會否爆出藍黃親戚大衝突,過年前又要先旨聲明,拜年期間只互相祝賀,不談政治,勢成水火幾乎不再相見,豈料一場疫症,大家成為「戰友」,大家都在批評和質疑抗疫工作,又分享各自得到的資料,由大陸消息,到世界各地賣口罩的報導,幾個小時一下子就過了,還再相約下次討論和跟進買物資的工作。之前的所謂政見分歧,面對疫症就一起手指向外的對抗疫情了。
當然,社會上同時有另一群人他們對疫情不以為然,一邊表示對政府有信心一邊又繼續舉家回鄉探親又不做任何防疫措拖,認為是福不是禍是禍擋不過的,最後他們當然也是平平安安的離港,至於能否平平安安回來,當然就自求多福,不過他們相信一切都是自己的抵抗力使然,口罩其實也是可有可無的,話說到這個地步,即使很多人說他們自私,但他們自覺問心無愧,畢竟一家團聚對他們來說是重要,面對疫情,只要自己沒有患病,也就沒有甚麼理由不回鄉探望雙親,也是無可奈何的。
無論是那種取態的人,一個「武漢肺炎」,再次令香港人團結起來。我們不是第一次面對不知名肺炎,也不是第一次面對社會多元的表態,更不是第一次經歷相同的悲憤和無力感。我們深信,只要由家庭開始,有意識地用一切方法防範肺炎的傳播,最後才可以止住病菌的散播。
(評論員 / 林育昌)
正確資訊 ● 理性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