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米雪兒)到底是強勢介入孩子的生活圈子,抑或自然放任孩子發展,會更有利於子女的成長?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擔任社會學副教授帕特里克•石冢 (Patrick Ishizuka),去年曾發表一份關於育兒的研究報告指出,原來家長普遍傾向認為,強勢照顧孩子才是「好家長」。
家長被要求看一段摸擬情景
石冢的團隊以一項全國性家長調查結果為研究基礎。在該項調查中,家長被要求看一段關於照顧幼稚園學童的摸擬情景,然後就當中呈現的不同育兒方式—包括「協作培養」(Concerted Cultivation)或「自然成長」(Natural Growth)作評價。
其中一個情景是:一名小女孩在投訴放學後很苦悶。家長們可以選擇為她安排一大堆課餘活動,又或只着她「出去玩」。有本身任職兒科醫生、育有3個孩子的參加者在評價時坦承會對小女孩說「整間房子都擺滿了書本」。
另一情景是:有個小男童嚷着要忙碌的媽媽陪他繪畫,其中一個回應的選項是:媽媽停下手上工作,坐下來陪伴孩子繪畫,還給他上畫畫課。有參加者在看後表示,會直接告訴孩子自己正忙得不可開交,不能陪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