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在公立圖書館內的「變裝皇后說故事時間」,近年引起許多家長抗議,指其刻意置入性別及性化的內容,導致過早讓孩子對性不當認識以及想象;然而這股風氣已吹入台灣,成為台灣在同性婚姻下夾擊的夢魘!
「夢蘭嬌」今年桃園再現
變裝皇后「夢蘭嬌」於前年開始在台灣巡迴各地圖書館,藉由說故事推廣跨性別意識,經家長抗議後,沉寂一段時日,今年又於桃園各圖書館巡迴講故事,但經家長抗議,桃園龍岡圖書館分館2場次取消。有家長指出,不希望自己的小孩過早接觸性別議題,以免造成性別認同的混淆。
歐美的公立圖書館的「變裝皇后說故事」時間,令外國家長抨擊,令小孩子過早接觸性別認同的問題。(圖片來源 / http://www.dragqueenstoryhour)
綜合當地媒體報導,變裝皇后「夢蘭嬌」,2017年於三峽圖書館舉辦講故事時間,帶着兒童朗讀繪本《威廉的洋娃娃》,當時有家長抗議,認為會混淆孩子的性別認同,也有人跳出來表示,藝人趙自強也是男扮女裝扮演「水果奶奶」有甚麼好抗議呢?
水果奶奶形象不同於夢蘭嬌
但水果奶奶與變裝皇后「夢蘭嬌」的出發點完全不同,趙志強接受訪問時曾表示,水果奶奶是誰扮演的根本不重要,因此小朋友也不需要知道,只要認識「水果奶奶」就好;他強調,其造型始終如一,就是希望能永遠保持孩子心目中永遠的好朋友的形象。
扮演水果奶奶的趙志強的奶奶角色始終如一,從來沒有男扮女裝的角色。
《守護台灣》Facebook指出,從趙志強(水果奶奶)的自述中,可得知趙是建立一個「說故事奶奶」的角色,但從來他都不是要傳遞男扮女裝的訊息,也非藉此去對幼童推廣「性別」概念。而變裝皇后正好相反。
甚麼是「變裝皇后」? 生理男愛作女性的華麗打扮,他們並非認為自己是女性,而是喜歡女性的華麗裝扮,為他們帶來樂趣與生命力或是一種治療情緒困擾的方式。他們可能以蓄滿鬍鬚與長髮的面容出現;他們可能是同性戀者;也可能不是。
另外,「變裝皇后」巡迴講故事的目的,就是要告訴小孩性別不重要;但是對幼兒而言,他們真的需要在這麼小的年齡,去認識性少數的人士、甚至思考性別認同的問題嗎?
家長指夢蘭嬌用台語發音不堪入耳
《威廉的洋娃娃》繪本是描述一個小男孩想要洋娃娃,卻遭到鄰居及家人的異樣眼光,直到奶奶出現後,告訴他要一個洋娃娃並不丟臉,這才實現威廉想要洋娃娃的願望。扮裝「夢蘭嬌」的藝人在閱讀故事後,也分享一段自己小時候曾經有一個熊寶貝的玩偶,卻在國小的時候被父親丟掉的心路歷程,希望能透過自己的故事傳達性別平等的重要性。
對此,有網友表示「夢蘭嬌的名字用台語發音 (「夢」的台語是「摸」,「蘭嬌」就是卵鳥),就知道,這本來就是有問題的人。為何要用這種怪叔叔講故事給小孩聽?小孩好騙嗎?」、「高雄家長不歡迎這種低級文化」、「水果奶奶只是一個說故事的角色,變裝皇后卻想要證明自己比女生更漂亮更吸引男人? 教壞小孩子」、「說故事何必扮成女生?小孩聽故事何必認識你是穿着女裝的男人?」
(米妮 / 報導、圖片 / Facebook)
延伸閲讀
變裝皇后 Vs. 水果奶奶
「水果奶奶」趙自強訴16年苦 身體搞壞、3歲女難認爸
看見多元性別 扮裝藝人為孩子說故事
美國 家長抗議:要求政府停止「變裝皇后」說故事
【涉賣淫性侵】 變裝皇后又來了 現身美國公共圖書館 家長組織強烈抗議
變裝皇后訴訟戰 圖書館長成磨心
誰敢讓我的孩子聽這給我試試看!
讚讚
變態心理的感覺
讚讚
你怎麼不去抨擊水果奶奶啊? 雙重標準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