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常為「師奶」定型,主婦們就是全時間照顧家庭,洗衫、煮飯、湊仔……想要有自己的事業,除非有條件請工人代替自己打理家務,家庭和事業間彷彿有道無法跨越的鴻溝。
「共廚家作」創辦人鄭耀彤 (Dodo) 卻策動了一眾有創業夢的主婦,聯絡坊間食肆,這些婦女可在食肆非繁忙時段的「閒置廚房」中製作自家製食品,在食肆內寄賣,藉此成立自己品牌,初打造創業重返職場的夢想。
由借用閒置廚房 到6000呎自家廚房
為何Dodo要站出來幫這些主婦呢?本身為社工的他經常接觸基層婦女,發現她們創意無限,「05、07年天水圍被指為悲情城市,就業、交通、家庭等等一大堆問題,但我發現當中的家庭主婦還是有她們生存辦法!其中一種就是自家製食品或小手工去擺賣。」當時Dodo就覺得她們的手藝高超,於是以社工身份為她們爭取成立墟市,好讓她們能合法擺賣,雖然最後維持不到,但因而發掘了不少婦女的技能和需要。
既然有技術,只差一個可以製作食品的工場,「共享閒置廚房」的概念因此而生,「共廚家作」亦由是誕生。Dodo和拍檔們與食肆洽談,讓他們借出非繁忙時段的廚房予一眾婦女使用,成功讓不少家廚(指參加計劃的婦女)創立了個人品牌,其中一位就是本報早前已訪問過的「花果園」英姐。
然而接受訪問當天,Dodo已表示「共廚家作」由10多位家廚開始,至今已增加到140位以上,已創立50多個品牌,閒置廚房早已不敷應用,故「共廚家作」現今已擁有自己的廚房工場,達6000呎,同一時間可容納60位家廚。

主婦也有權擁有第二人生
「共廚家作」起初只是Dodo和其他社工拍檔察覺基層婦女的需要,與一些相熟婦女一同開始事業,但如今已有一定規模,招攬家廚也有一定程序,但Dodo表示挑選家廚,能力不是最重要,是否有創業熱誠才是。
Dodo看見很多婦女其實有個人事業夢,只是家庭經濟條件不足以請工人,惟有暫且放下,「共廚家作」因為大大降低了創業成本,婦女可以兼職形式邊兼顧家庭;邊小試牛刀創業,更有些婦女是因已「仔大女大」,所以想作新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