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有辦法】陪孩子讀書

孩子明白讀書重要,又能掌握溫習的竅門,溫書才不會變成親子相殘的苦差事。

依然記得電視廣告那個溫馨的畫面,孩子在孜孜不倦挑燈夜讀的時候,母親的手遞來一杯熱燙燙的牛肉茶,孩子呷進口的,是牛肉的提神清香,也是慈母的貼心溫柔。

我們的少年時代,大概都被這樣的畫面感染了,所以一旦自己有了孩子,也盡量陪讀、陪默書、陪測驗、陪考試……愈陪愈緊張,愈陪愈失措。

於是把孩子交託給補習老師,以為一來可免傷和氣,二來在專人的指導下,孩子的功課自然突飛猛進。豈料,孩子倚賴老師,父母也仗賴老師,倚賴便生懶惰拖延(沒有老師便不溫書),拖延生「臨急抱佛腳」的惡習,縱有老師日日陪伴,成績卻是「奄奄一息」。

學習溫書,永遠是由動機牽發。孩子明白讀書重要,又能掌握溫習的竅門,溫書才不會變成親子相殘的苦差事。

孩子為甚麼會自動自覺溫習呢?除了週而復始地告訴他讀書的重要外,便是讓他明白,溫習過後便可做他想做的事,如兒時的遊戲,少年時代的「電話粥」,甚或給他一個遠景,「讀好書,打好基礎,將來便可實現當醫生的夢了」。

其次便是把溫習由繁化簡。童年時用圖像形聲誘發記憶(如強記preposition的sorry與thank you都是for,以音近解說給孩子,人生除了中英數常識外,還有重要的兩科:sorry科(for)與thank you科(for)。孩子長大了些,便要教他筆記的記錄:怎樣把冗長難背的歷史地理,化成有根有據的重點,如皇帝必定有德政與暴政,分成兩類再加以列舉,豈不是簡化易背嗎?

還記得女兒讀小學時,知道孩子要準備測驗,我與外子特地跑到超級市場,買備了晚餐的材料,泡製一頓「爸媽飯」,作為對她苦讀的支持。孩子不但吃了,還添了飯,然後又怡然自得回房溫習。看著她蹦蹦跳跳走回房間的背影,心頭不禁暖和起來。偶而為孩子的苦讀生涯添些驚喜,可是支持他苦讀下去的「能量」呢?

陪讀溫習,最大的要訣是:愈陪愈讀,愈讀愈樂時,便要學習「放手」不陪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