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親子間養成開門見山的溝通習慣,孩子事事與父母商量,就算犯錯也不用說謊。
孩子心情不好,回到家,媽媽見狀第一句便問:「你看起來好像不大開心啊?」孩子否認說:「沒事。」
*********************************************************
孩子派了成績表回家,怕被媽媽罵,不想讓她知道,所以佯言:「老師還沒派卷。」
**************************************************
孩子很想要那新款的顏色筆,便告訴媽媽:「這是老師規定要買的。」其實是自己捏造的託辭。
**************************************************
父母雙方常鬧意見,媽媽喜歡找孩子談心事,但每次都囑咐孩子:「爸爸若問你什麼,你都要答不知道。」
**************************************************
以上只是孩子自願或被引導下撒謊的一些例子。每一個謊言的動機都不一樣,但結果卻殊途同歸——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信任。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說謊的行為時,應如何面對?
1.事先檢查:檢討自己對謊言的看法,是順口開河愛說便說呢?還是誠實慎言?父母乃孩子生活中的道德典範,說謊父母,自然調教出撒謊的孩子。
2.坦誠溝通:大部分孩子欺騙父母的原因是與他們無法溝通,更害怕受罰。若親子間養成開門見山的溝通習慣,孩子事事與父母商量,就算犯錯也不用說謊。
3.恐嚇懲罰:有些父母知道孩子說謊就大發雷霆,對著孩子怒吼:「你說謊!你試試看如果不說真話,我會…..」諸般恐嚇下,孩子雖然屈服,但可能已挑起他的敵意和戒心。說謊令雙方信任受到重創,如何重建才是關鍵所在。
4.栽培信任:父母要孩子不再謊言,首要培養親子間一種互信互賴的關係。一位母親告訴我,沒有比愛與信任更能融化孩子那剛硬說謊的心,「他知道我愛他、信任他,便不會因為說謊而傷害我。」
5.保護私隱:不少父母埋怨青春期的孩子最愛說謊,那很可能是父母出於好奇(或關心),進而入侵了他們的私隱空間(包括日記,電話等)也不自覺所致。若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私隱,孩子自然不用撒謊來躲避你的追問。
6.留意交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有其道理的。孩子若混在一群視撒謊為等閒事的同輩中,自然覺得說說小謊也沒問題。如果發現有此情況,最好能想辦法讓孩子及早脫離(如介紹另一批朋友給他)。 孩子說謊,父母別慌!這是每一個成長中必經的學習階段。父母只要待之以誠,勸之以恕,孩子自然可以戒掉謊言的惡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