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的《尋人記》於「2022 紐約電視電影節」歷史及社會紀錄片組別中獲得銅獎。近日《尋人記II 》首播,第一集的尋人主角是安仔,他被稱為「元祖級投訴王」,40年前已接受訪問,當時年青的他堅持「燒肉不能搭燒骨」,最後甚至報警舉報。他的故事縱然「奇特」,但也是一個很好的教材,教育他人如何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

今天的安仔已是老人,但仍堅持事事投訴的作風,例如家中有電子榜慎防被「呃秤」;當他看到有人過馬路衝紅燈會舉報;電視台上門拍攝訪問時,借用他家中的電力打燈,安仔便去信電視台追討幾十元的電費。他胸前口袋會插著一本紅色記事簿,內裡有齊政府各部門及部門主管,甚至司長級人員的辦公室電話,方便他隨時打電話投訴。

他的行為舉止也與別不同,他一身恤衫領呔及皮鞋造型成為標誌,即使在家中煮飯也是如此。他也有瘋狂儲物的習慣,而且物品類型單一,都是各種食物為主,因此有數十個雪櫃 ,全家海味的數量足以成為「批發商」。
但原來安仔背後有一個令人心酸的往事,才成就他今日的行為和性格。安仔小時候因發燒影響腦部發育,導致走路時有困難。加上他有一些自閉症的特徵,特別重視細節和原則,與人相處有困難,令他引來同伴的欺凌,甚至曾被非禮。這種壓力影響他整個人生。因此他覺得需要保護自己,不能再啞忍,成就了他報復心重的性格。因此當他買東西時被「呃秤」時,會變得非常敏感,甚至作出巨大的報復行為。因此安仔沒有朋友,只有一個閒時與他飲茶的哥哥。

對於一些社交技巧不強的人,往往在相處上碰釘。即使是家人也覺得疲倦,更何況是身邊的同伴?因此他們容易招來欺凌和取笑,而這些經驗又會令他們反彈,作出令人更不解的行為。這種惡性循環令他們變得愈來愈孤獨,但其實他們渴望社交,只是不明白為何人人都遠離自己。

節目找來精神病醫生跟他對談,但這位醫生最後的建議變相叫他「忍受」不公的事,但安仔正是曾忍受而影響自己情緒,才衍生出報復行為保護自己,而且他的所謂「報復」也是循合法途徑投訴。

或許,要改變的是我們,而不是安仔。我們需要明白,今天的社會不利他們生存。大部份工作都重視社交人際技巧,變相把社交技巧不強的人排除,令他們工作選擇少。但在昔日的工業社會,不少工作類型只是不斷重複,不需太多與人交往,卻有不錯薪金,令他們有工作糊口的機會。
我們會否懂得欣賞他們。即使有些人社交技巧不強,但重視原則和公平。雖然有時過猶不及,但有時也要需要他們更正過份不公的情況。例如他曾幫助一個店主向政府投訴門前的水渠淤積很久,但沒有人處理,而且部門互推責任。但安仔一處理就很快解決,甚至比區議員更有效。

一方面,我們要學懂包容和易地而處。正如我們不會驚訝一個不良於行的人走得慢。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有些人不良於「社交」,強調細微原則,但也有些人善於社交,但不良於「原則」。兩種能力都是社會所需要,讓我們接納與我們不同的人,認定「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的禮物」。
(相片來源:TVB新聞網站 網上截圖)
【亂世家人】你不知自己的夢想嗎?《淪落人》
【亂世家人】妳真的想結婚嗎?《金都》
【亂世家人】《梅艷芳》生命五重奏
【亂世家人】失敗又如何?《陽光小小姐》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040-634-3280684-1(「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