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米雪兒) 有調查發現,全球最大食物生產國之一的美國,仍有人得不到溫飽。以追蹤新冠肺炎如何影響全國家庭的「住戶脈搏人口普查」(Census Household Pulse Survey) 發現,多達9%的受訪成年人在家中未能獲足夠食物。有關問題早在3月中旬美國實施封城令前出現。
被訪者有80%因財政原因難有足夠食物
在封城令實施後兩個月,溫飽問題更有惡化趨勢。直到5月中,表示吃不飽的成年人增至11%。情況以未婚家長尤為嚴重,在5月14至19日期間進行的調查顯示,育有未成年孩子的受訪未婚家長中,有22%反映缺乏糧食,有同類問題的已婚家長則相對較少,有10%。
已婚成人在食物保障上較能佔優。育有年幼孩子的已婚成人被訪者當中,表示經常不夠食物的只有2%,聲稱在5月中旬前間中不夠溫飽的則有8%。那些並沒育有年幼孩子的已婚成人,在膳食方面較理想,只有4%會說不夠食物。
直到5月中,表示吃不飽的成年人增至11%;情況以未婚家長尤為嚴重。
從調查結果看來,似乎不同的婚姻狀況會在食物保障上有差異,原因看似是經濟問題。然而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實施的封城令,帶來了特殊的處境。某些家庭無法獲得足夠食物,並非只因為缺錢。表示因為財政原因而令家長難以帶回足夠食物的被訪者,有80%。「店內沒有我想要的食物」、「不敢外出買食物」等,也可以是疫情下無法得到足夠食物的原因。
已婚者對經濟比未婚者表現得更有信心
另外,相對未婚成年人來說,已婚成人總體而言在財政上較充裕,教育程度起碼在大專或以上。疫情下,已婚成人失業情況,沒有未婚人士那麼嚴重。
收入、教育程度及失業情況,全都與食物保障有關。但撇除這三項原因,被訪家庭的孩子數目、受訪者年齡、性別和種族,都宥一定影響。已婚成年都遠較單身成人更少機會經歷不夠食物的窘境。
婚姻對家庭所發揮的保護作用,亦反映在被訪者對往後食物保障的信心方面。被問到有沒有信心可以在未來4星期,能籌得全家都足夠的食物時,已婚成人往往比未婚者表現得更有信心。另外,受已婚家長照顧的兒童,較易得到足夠食物,應付成長所需。而他們的飲食習慣亦相對較健康。有別於其他調查,「住戶脈搏人口普查」主要透過網上調查的方式,每星期追蹤疫情對家庭的影響。在問題字眼的設計上,「住戶脈搏人口普查」會如此提問:「在過去7天,以下哪些陳述最能表達你家庭曾吃過甚麼?」若然被訪者點選「有時不夠吃」或「經常不夠吃」,他們會被視為不夠食物。
受已婚家長照顧的兒童,較易得到足夠食物,應付成長所需。
反觀美國農業部,其問卷則會用較傳統的慣用字眼,例如「無法應付均衡飲食」,或「是否擔心食物會耗盡」等。其他具體問題,包括「在過去12個月會否因為無錢買糧食而飢餓」,或「在過去12個月是否因為不夠錢買糧食,導致體重減輕」等。縱然如此,「住戶脈搏人口普查」對食物安全的評估,跟傳統問卷得出的相差不大。
(圖片/pixabay免費圖片庫)
贊助《風新聞》 守護家庭價值 我們需要你們的支持
大新銀行戶口: 040-634-3280684-1 (「風聞社有限公司」/ THE PNEUMA MEDIA LIMITED)
延伸閱讀
Marriage, COVID-19, and Hunger in America
Census Launches Household Pulse Sur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