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雁慈(Gloria)是資深社工,坦言工作上已達管理級,薪金不俗。然而在2019年她毅然放棄高薪厚職,轉到一家有一位半職同事的機構工作,只為幫助一群同性戀掙扎者,正如當初的她如何受助。
美女社工的性別探索
身材高挑,擁有一頭亮澤長髮的Gloria,笑容甜美,即使訪問當天一身休閒服,還是充滿女性美,難以想像她從前有一段長時間對自身的性別角色有混亂。
Gloria憶述從小學時期已發現自己喜歡女生,中三開展同性戀愛關係,但同時又有信仰、開始返教會。她當時在關係中扮演「男朋友」的角色,令她很有「存在感」、被需要,每每令她有結婚的衝動。
「但不知為何每當獨處,我卻充滿空虛失落,我已有戀人卻好像還差了什麼。」為填補不知名的空虛,Gloria不斷向對方苛索,結果關係一次又一次失敗。
後來經朋友介紹,得到「後同盟」的彭傳道幫助,Gloria發現自己從小活在比較與競爭中,父親要求嚴厲,把她當作男生看待,就這樣習慣了男生的角色,也以此討父母喜愛,及建立自我形象。

於是藉信仰的力量,她重新認識自我價值,現在的她享受自己作為女性的身份,「這不是一個要與『什麼性別』談戀愛的問題,而是成長問題,同男同女拍拖都解決不了,也不能讓我像現在,可以喜歡真正的自己,不是為讓別人喜歡我而扮演其他角色。」
為人生 棄高薪
在同性戀關係中感空虛失落的時候,Gloria也尋求輔導協助,「好多人一聽到同性戀搵輔導,就是覺得是因為被歧視,但其實我是因為個人成長問題去求助。」
受助後,Gloria也為機構做義工,幫助其他求助者。當時的她過得非常愜意,穩定又高薪的工作,工餘做令自己充滿熱情的義工,甚至看見機構的經濟困難,自己也有能力相助。
「但我親身經歷機構彭傳道對我那種不計時間成本的陪伴,只為一個人的成長,我覺得很有意義。」Gloria作為資深社工,她深知行業中的「遊戲玩法」,「社工的工作效果要量化,講數字、講output,一個人的成長都要用數計。」
她直認她其實很喜歡社工的工作性質,但對於用數字去衡量一個人的成長開始感到懷疑。「當我做社工,見一個人45分鐘都被嫌多,但呢度(後同盟)係不惜工本到用5個人陪一個人成長。」

因為很羨慕彭傳道那種深入接觸生命的工作方式,Gloria便毅然辭職,加入後同盟,更成為其召集人。不僅是放棄高薪厚職,更重要是作好心理準備,向世界直認自己過去曾是一位同性戀者,今後又打算如何幫助同路人,即使這會是條充滿鞭撻的路。
辛苦耕耘夢想 再創一片天
Gloria說小時候並不是讀書的料子,辛苦考上社工,甚至爬上高薪,其實回應著少年時的夢:「以前真的想過上那種出街食飯、買野不用看價錢的生活,其實也真的做到了,只是得到後又發覺有更寶貴的。」
收入上的轉變是一種適應,人生的責任包括供養父母、供樓等也是現實的,但她感激父親的支持,也不後悔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