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一社工系碩士班的課,我請學生分組討論一份舊生從前做的小組報告,並請學生替這一份報告打分。他們興高采烈地討論着這報告,大都側重這份報告的缺點,到打分的時候,他們給予這份報告的評分較低,我告訴他們雖然我對這份報告的評語和他們的相約,但是我當年給予這份報告的評分比較他們的高。他們突然笑着鼓掌,眼神流露着喜悅的盼望,可能是期待自己也會在我手上取得不錯的成績。學生在這個活動中的反應令我有一個好奇,到底他們經歷的教育是如何塑造他們的視覺焦點呢?
第一時間會留意別人的錯誤
我們可以反思一下,從小到大接受的學校教育,會否把我們塑造成一個偏向聚焦錯誤的人。 學校功課或是默書測驗,都會需要改正,潛移默化的結果可能令我們第一時間留意錯誤,嘗試作出糾正,並且將答對的部分視為理所當然。久而久之,這樣可能會影響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對自己的優點缺乏充分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