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呢,最緊要就是開心」是TVB經典台詞,也是香港人掛在口邊的說話,也是電影《玩轉腦朋友》中的主角韋莉、她的腦朋友阿樂和她父母相信的人生觀。特別在今天的香港,相信近來大家腦海中出現最多的情緒是「阿愁」,如看到有人去世、失去眼睛、耳朵、受到不公對待等,我們會難過甚至大哭。但難過好像沒有太大作用,只是天天提醒我們世間充滿苦難,甚至我們討厭她的存在,希望人生不會遇上她。一些調查說香港人的抑鬱情況已成為流行病,香港人點先可以開心返?或許當我們重看《玩轉腦朋友》時,會有一些啟迪。
阿樂任務:讓韋莉有一個開心人生
當韋莉剛剛出生時,阿樂負責她的快樂情緒。然後出現其他情緒專員,如阿驚、阿燥、阿憎和阿愁。阿樂是總指揮,坐在控制台的中間,吩咐其他專員工作,任務是讓韋莉有一個開心的人生。

我們很容易跟隨阿樂的思維,不明白阿愁有何作用,然後不斷排擠阿愁,又不許她為韋莉製造哀傷回憶,不許她觸摸開心記憶球。最後無可奈何,需要為阿愁定下封鎖線,不許她亂走。

遇上困難 要保持笑容
當韋莉搬到新屋,見到有死老鼠、父母為不同事情爭執、爸爸因為工作沒有時間跟她玩、連她最愛吃的PIZZA也只有一款她最討厭的西蘭花口味。阿愁說,這地方不適合韋莉,但阿樂立即令韋莉思想樂觀,幻想有趣味的事情。有一晚,她聽到爸爸的工作似乎有困難,準備上床時外面又有奇怪聲音和光線。阿驚令她害怕,阿燥為新環境的諸事不順而抱不平,阿憎想起她最討厭的西蘭花,阿愁提醒她最好的朋友全在老家。當她充斥負面情緒時,阿樂主持大局:「這都不是很差。」希望想方法令韋莉重拾笑容。但所有情緒都不認同阿樂:「現在已經沒有事令她開心起來,讓我們做指揮吧。」阿樂卻想堅持做指揮,令韋莉開心。這也容易理解,有誰不想開心?
你的開心,就是對父母最大的鼓勵
這時,韋莉媽媽來到,又帶來不同壞消息,整個家庭陷入艱難時期,正當韋莉要向媽媽爆發負面情緒時,媽媽說:「我想多謝你,你經歷了很多事,卻仍然是一個開心的小女孩,你爸爸工作壓力很大,但只要我們能保持笑容,就是對他最大的鼓勵。這是我們能做到的,對嗎?」阿樂聽到媽媽這樣說,立即重返控制台,讓韋莉重新笑起來。
「阿愁」毫無價值嗎?
這是好事嗎?「笑返咪好囉」,對嗎?但其實這是她步入崩潰的轉捩點。相信沒有人會想到,最後令韋莉康復的,是阿樂「讓位」給阿愁做指揮。「難過」原來也有不少功用。
一. 阿愁的沉默冷靜原來有心思慎密的一面,比樂觀衝動的阿樂更早看到記憶迷宮的危險。有時適當的悲觀令我們對危險更警覺。

二. 乒乓為「火箭」跌落懸崖而坐下憂傷,拖慢了阿樂和阿愁找火車的進度。阿樂設法激勵乒乓,用盡方法令他思想正面,甚至說笑話及扮鬼臉逗他開心,最後都失敗。但悲觀的阿愁坐在他身旁說:「我為你永遠失去最愛而難過。」阿樂叫阿愁不要再說,這樣只會令他更難過。但阿愁的說話說中乒乓的內心,令他得安慰,很快就繼續起行。憂傷令我們更易明白他人,可以分擔痛苦,甚至拉近人與人的距離,產生更多的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