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兒童經常住院,父母壓力大;引致心身俱疲。有調查指出,有逾一成家長直言曾有自殺傾向,而近有八成需出現心理抑鬱的徵狀,專家形容情況需關注,建議家長應多與他人溝通,有需要時應尋求專業醫護或社工協助。
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於今年8至9月,以問卷方式訪問100名現時及曾入住麥當勞叔叔之家的病童家長,結果發現,78%家長出現心理抑鬱徵狀,如情緒低落、感孤單、食慾不振等;36%家長經常與配偶或家人爭吵,11%家長更承認曾有自殺傾向。
父母負面情緒 恐礙治療
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董事會成員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系主任梁廷勳教授表示,家長需照顧病童,又要負擔經濟及兼顧其他子女的生活,令家長壓力大,有關調查顯示一成人有自殺傾向,情況並不樂觀,必需關注。他又稱,父母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子女心情及治療效果,建議家長應與人溝通減壓,不要對患病子女發脾氣。

往返醫院頻撲 半月少食不感餓
調查並指,有88%受訪家長,每天最少探望住院子女1次;而87%受訪家長稱,每次探病來回交通時間需2小時或以上,21%人更耗時4小時或以上。
東媽 (吳女士) 的兒子東東4歲時患白血病,她一日會探望現年10歲的兒子2次,從住所往返醫院來回逾2小時,交通費用每月平均達4,000至5,000元。 東媽表示,曾壓力大至半個月少食也不感肚餓。 東媽說,東東被困在醫院也不開心,經常發脾氣。她希望,現時入住沙田麥當勞叔叔之家,有其他病童家長相互交流扶持,自己的壓力亦大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