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家人:影評】《玩轉極樂園》—我的事,關你L事?

2018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電影《玩轉極樂園》(COCO)最近在Netflix上架,去年沒有在戲院看過的朋友可以在Netflix觀看,而且有廣東話配音版本選擇。這是Pixar又一佳作,感動眾人。故事講述一個墨西哥男孩米哥喜歡音樂,想成為著名樂手,但遭家人反對,最後他在亡靈節踏進陰間,與祖先相會。網上有不少影評集中討論電影談及的「遺忘」、「生死」、「親人」及「夢想」等,我不想老調重彈,反而想談談一些新觀察。

男人為音樂拋妻棄女

整套電影由米哥的自白開始,「我覺得,好似受咗咀咒咁,因為喺我出世之前,發生咗一D事…」接着他介紹一個家庭,爸爸是一個樂手,一家人喜歡唱歌跳舞,爸爸的夢想是為全世界的人演唱。但有一天,爸爸帶着結他離去,再沒有回家,留下家中的妻子及幼女。媽媽沒有時間傷心,把身邊所有跟音樂有關的東西都扔掉,然後埋頭苦幹一心一意學做鞋,決定透過做鞋供養女兒。其後她教女兒做鞋,之後又教女婿,再之後甚至教子孫。她的家庭開枝散葉,生意也愈來愈大。最後米哥總結說:「音樂拆散了她的家庭,但做鞋維繫了她的一家」而這個女人,就是米哥的「太太婆」(外高祖母)伊美黛,很多年前已去世,而她的女兒就是米哥的「太婆」(外曾祖母)COCO,現在是行動不便及記憶力衰退的老人。

電影中的樂手爸爸知道自己的決定辜負了妻女,但誰會想到,當初的一個決定禍延五代。 (圖片: 《玩轉極樂園》 劇照)

以上的故事,是每年亡靈節米哥祖母都會向其後代不斷提醒的故事,沒有人可以提及這個拋妻棄女的男人,連帶音樂也是米哥一家的禁忌,米哥形容他們是整條村最討厭音樂的家庭。只要米哥閒時用一個空樽吹了一些音色,或幫樂手擦鞋,全家上下都會大為緊張,更遑論米哥彈結他及參加演唱比賽。

一個決定甚至禍延五代

現代人強調個人自主,自己的決定自己負責,最多也只是向身邊最親近的人交代。電影中的樂手爸爸知道自己的決定辜負了妻女,因此對她們深生歉疚,但誰會想到,當初「拋妻棄女、一走了之」的一個決定,不單影響妻女,甚至「禍延五代」,令他的曾曾曾孫米哥也不能玩音樂,覺得自己「好似受咗咀咒」。「只要不傷害別人,我做甚麼事都與你無關」是今天十分流行及吸引的想法。這種想法看似很有道理,但問題是,我們如何準確判斷自身的行為為別人帶來多大的影響或傷害?生活在群體中,我們的一舉一動除了影響最親近的人外,也無可避免影響那些我們意料不到的人。

斷不能只強調個人自主

一個小學老師曾對我說,有一次安排學生放學,一個年約四十的女士接一個小二的女學生放學,這位老師本以為該女士是小女孩的媽媽,一問之下才發現二人是婆孫關係。原來這位女士在十多歲時未婚誕下女兒,當上了單親媽媽,想不到女兒也在十多歲時未婚誕下女兒,也當上單親媽媽。三代同堂一起居住,只是這個家庭並沒有公公和爸爸。小女孩跟老師說,自己連公公和爸爸的照片也沒有看過,不知道他們是甚麼模樣的。起初,只是兩個中學的男女生相戀相愛的事,甚或二人發生了性行為,也似乎只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但所有的決定都有伴隨而來的責任,意外誕下的下一代需無辜承受這些後果。缺乏父愛的女兒、極渴望來自男性的安全感和疼愛,青春期便步入了早戀,最後甚至重演她父母的故事。這位年約四十的女士也許沒有想過,自己當初的一個決定,讓自己的下兩代也成了單親家庭的小孩。

當然,我們在下決定時很難顧及所有人,有些後果也不是我們可以預計的。只是,我們生活在在群體中,斷不能只強調個人自主,因我們生於世上,看似個體獨立,但實質是活在千絲萬縷的關係當中。

筆者認為《玩轉極樂園》 是透視: 在群體中,斷不能只強調個人自主,看似個體獨立,實質活在千絲萬縷的關係中。 (圖片: 《玩轉極樂園》 劇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