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快樂的孩子】中國文化重視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有關「養不教,父之過」,與及「棒下出孝子」等論述,都是強調父母主動管教孩子,以致孩子能夠作出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 你們還記得小時候父母怎樣管教你們嗎? 執筆寫字的時候,有沒有被批評執筆姿勢不正確,或是寫字不漂亮?又或者舉止坐姿不夠端莊禮貌?
父母最感羞辱是被人責備子女無家教
對中國父母而言,最大的羞辱可能是責備他們的孩子沒有家教,因為孩子的行為似乎反映了父母的管教內涵和能力。在反送中運動中,在機場被攻擊的《環球時報》記者付國豪的爸爸在訪問中提及他叮囑兒子來港時要展現他的素質,即使兒子已經成年,父親仍然不忘提醒他要展現正確的行為操守,中國父母對管教孩子的委身在此可見一斑。
中國父母傾向教導孩子遵守社會規範,當孩子被稱讚為乖巧的時候,同時意味着父母有良好的管教策略。積極管教孩子是中國父母的優點,但是除了管教孩子遵從社會規範之外,父母還可以管教他們甚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