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翼棄兵》改編自1983年美國出版的同名小說,於2020年10月23日在Netflix上架,深受大眾歡迎。
女主角Beth是一個年輕及出色的國際象棋棋士,但她的童年並不快樂。她的親母似乎想跟她一起自殺,最後遺言是叫她「閉上眼睛」。但最後只有Beth活下來,在一間孤兒院生活。自此,她變得沉默孤癖,有一次幫老師清潔粉刷時,到地牢看到校工Shaibel一個人捉國際象棋,令她十分好奇。後來這校工成為她的啓蒙老師,發掘她的象棋天賦,甚至在不少公開比賽中獲勝。
躲進黑白世界
失去母親對一個小女孩來說是難以消化的衝擊,外在世界在她眼中是變幻莫測,難以控制。直至她遇上象棋世界,她開始全人投入,因為這個世界只有六十四的格子,黑白分明,棋子沒有表情,行動規則簡單。她每一次勝利,就有種控制全局的莫名興奮。至少,仍有一個世界在她控制之內。

後來她在十多歲時被一對夫婦領養,結束孤兒院的生活。但後父很快就離開家庭,剩下後母一人孤單生活,經濟也有困難。後來得知Beth是象棋天才,立即充滿希望,甚至要求她把每次的奬金10%分給她當經理人佣金。當然有現實需要,但也不禁令人有種「當女兒是搖錢樹」的聯想。然而,Beth不單願意,更反建議把15%佣金給她。情感世界遇上邏輯世界養母及Beth的世界可謂完全不同,當她們各自談論自己覺得興奮的事情時,對方都難以共嗚。當Beth分析棋局的形勢如何刺激時,養母難以完全明白;當養母談自己跟一個男筆友書信來往的興奮時,Beth也不太明白。養母大情大聖,遇上人生挫敗,會飲酒及彈悲情的歌,非常感性。但Beth卻活在一板一眼的理性邏輯世界,遇上挫敗她只會選擇抽離自己,令自己沒有感受。但正正是這個不同,令她們二人走在一起。Beth經常沉默觀察養母的一舉一動,如彈鋼琴、試衣服、跟男人跳舞。
有一次,Beth跟養母訴苦,表示她因為和局,跟另一人很到雙冠軍而十分難過。但當養母說她太著重輸贏時,Beth卻十分生氣,罵她根本不懂國際象棋。養母回應她,明白輸的感受。Beth諷刺她說「妳都明白了」,養母說「妳現在也明白」。

后翼棄兵
經過這番對話,令她們關係變好,Beth在車上主動捉著養母的手。父母不一定用高高在上或完美無瑕的形象面對自己的子女,有時「我不完美,但仍然愛你」是一種更好的親子相處之道。的確,養母是人生的失敗者,即使她不明白象棋世界,但成為另一種教導,引導女兒向思考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而非執著輸贏。校工Shaibel也曾跟她說過,有時失去一些事情,正正會得著另一些東西。就像劇名《后翼棄兵》的象棋語言一樣,有時需要先犧牲一些棋子,才得到另一種無形的東西,例如得到得到中心控制權。而Beth的人生正是如此,面對失去家庭的痛苦,卻在孤兒院發掘到對象棋的天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