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都》講述一個年近30歲的女性,在與男友籌備婚禮過程中,反思婚姻意義和自我想法的旅程。任何年紀的女性都在不同聲音的壓力下長大,特別到30歲,女人要面對結婚壓力。讀書、拍拖、結婚、生兒育女,彷彿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不容置疑,但我們有否想清楚,以上每個階段的意義,或只是人做我做,隨波逐流?這是電影想帶出的問題。
#生命的王子

「結婚是女人終身事業」這種傳統文化,由太子的金都商場所象徵。太子即是王子,金都商場是婚嫁用品集中地,充滿喜慶的色彩。女主角張莉芳是一個婚紗店店員,男朋友Edward是婚禮攝影師,他們的店舖也在金都商場。他們一起住在金都商場的住宅中。日常生活離不開金都,每天都聽着與婚嫁有關的事情。眾人眼中的他們是金童玉女, Edward對她很好,太子的英文也是Prince Edward,眾人都認為她已找到生命中的王子。但事實如此嗎?

#沒有所謂
張莉芳的表情都是充滿壓抑,心中雖有很多鬱結,但總是逆來順受,事事張就,口頭禪是沒有所謂。雖然心中有所謂,但總是沒辦法有勇氣說出來。

#烏龜隱喻
電影有很多隱喻,其中一個最明顯的是烏龜。張莉芳行街看到店舖內的烏龜在充滿其他烏龜的箱中反肚,於是決定買下來,似乎是看到自己的寫照,希望拯救他脫離狹窄的箱子。但店主拿了另一隻較貴的烏龜給她,她起初不滿,但經過店主的堅持,她就默默接受。張莉芳的性格就像一隻烏龜,不敢堅持自己想法,把頭縮在殼裏,充滿怯懦。

#從一個缸搬去另一個缸
Edward 開玩笑地說,她只是把這隻烏龜從一個缸搬到另一個缸,都是被困住。而她在中學時,已很想離開不愉快的原生家庭,因此中學畢業就與兩位閨蜜同租一間屋。但因為一些爭執,兩位閨蜜也搬走,直至她遇上這位男友,就一齊同居。但大家的生活似乎也不太愉快。因此她也有「從一個缸搬去另一個缸」的無奈。但問題除了困着人的缸外,進入缸的人是否也有份促成這事?
#假結婚被揭發是促發點

中學畢業搬出來住時,因為沒有金錢,在朋友慫恿下「沒所謂」地選擇假結婚,幫一個內地人拿單程證。無奈地,過了10年仍未處理離婚手續。直至她要籌備結婚,才得知要快快處理這事。直至這事被男友揭發及責罵,才突顯了他們相處的問題。
#張就結婚
結婚的決定,主要是Edward的母親所吩咐,有「媽寶」性格的Edward就向張莉芳提出,然後進行求婚。同樣,張莉芳也「沒有所謂」地答應,始終自己都年近30 ,也與Edward拍拖了一段時間。在籌備婚禮過程中,主要是她男朋友和他母親的意見,即使她有看法,但很快就被Edward禁止。Edward的母親,反映着傳統社會文化對女性在某年齡就要結婚的期望,對她構成壓力。但逆來順受的她,卻同樣不敢堅持,默默承受。直至假結婚一事,才迫使她反省結婚為了什麼。

#不自由的婚姻
電影用了一些政治隱喻,來比喻張莉芳心中的婚後生活不自由。例如通訊軟件被監控,就像Edward常常用短訊觀察她的位置和訊息等。Edward的大男人性格,也對她構成壓力,例如非常管束她的衣着是否過於性感、婚禮細節等。
#放生自己
直至Edward的媽媽突然把她的烏龜放生了,令她晴天霹靂, 十分憤怒,覺得不被尊重。就促使她放棄結婚的念頭,穿着Edward昔日認為太性感的衣服,遠走內地。這也是她「放生」自己的表現。
#與不愛的人結婚是否一種假結婚?
由於她跟Edward的同居生活感到十分煩厭和不滿,於是她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與不愛的人結婚是否一種假結婚?」男婚女嫁是傳統文化對成年人的期望,但很多人不假思索地進入婚姻,令婚禮變成一場表演、新人微電影背後卻是不停爭吵、婚書只是一張紙。難怪今天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婚姻傳統的軀殼仍在,但內涵意義卻失去。雖然都只是一張紙,但不少人更嚮往香港單程證和美國身份證。電影特別描寫女性為最大的受壓者,由於文化對女性有更大的要求,而女性也更容易擔心一些年齡死線。
婚姻是否只是一張紙,在乎你是否沒有所謂,跟從家人意見,不假思索地結婚;抑或想清想楚,充分了解對方和婚姻,是否願意承諾與對方一生一世。
(相片來源:預告片網上截圖及互聯網)
【亂世家人】《梅艷芳》生命五重奏
【亂世家人】失敗又如何?《陽光小小姐》
【亂世家人】打破魔咒的真愛:《黑魔后:沉睡魔咒》
【亂世家人】缺點可以是另一種優點:《9-1-1》